电摩圈不是存量竞争,是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的黑暗森林

讲真,最近那个摩托车商会发了个所谓的电摩十大品牌榜单,我看完第一反应是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哪是什么行业报告,这分明是一封战书,或者说,是一群饿狼的菜单。

很多人还在那掰扯,说电摩和电动车不一样,一个要驾照算机动车,一个不用驾照算自行车。

是是是,理论上是这样,你说的都对。

但在现实的魔幻大陆上,这俩玩意儿的区别,约等于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和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本质都是碳水化合物,唯一的变量是今天抓你的交警叔叔,他心情好不好。

电摩圈不是存量竞争,是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的黑暗森林-有驾
电摩圈不是存量竞争,是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的黑暗森林-有驾

只要大爷躺得快,只要外卖小哥足够颠,一切法律条文在物理碰撞面前都是需要重新解释的玄学。

所以别整那些定义了,没意思。我们直接掀开桌布看看底下的牌,看看这帮大哥到底在卷什么。

电摩圈不是存量竞争,是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的黑暗森林-有驾

这个报告说,2024年电摩卖了346万辆。

听起来不少,但旁边坐着的是谁?是燃油摩托车,一年1645万辆。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你在一个修仙门派里,辛辛苦苦炼气筑基,觉得自己牛得不行,结果出门一看,隔壁山头全是等着渡劫飞升的大佬。

电摩这点体量,在真正的机车党眼里,就是个“不务正业”的玩具。

电摩圈不是存量竞争,是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的黑暗森林-有驾

但有意思的就在这里。

燃油摩托车那帮大佬,比如什么豪爵、本田,他们过得太体面了。他们讲究的是品牌、是文化、是骑行的感觉,是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

而电摩这帮哥们,讲究的是什么?

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根本不是存量竞争,这是黑暗森林,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说一句“你们玩得比我们花”。

电摩圈不是存量竞争,是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的黑暗森林-有驾

你看榜单,前十名里,除了一个宗申,剩下的全是搞电动自行车的。

雅迪、爱玛、台铃、小刀、绿源……听听这些名字,充满了城乡结合部马路杀手的气息。

尤其是排第一的雅迪,独占18.7%的地盘,简直是雷电法王杨永信,用价格和渠道的电击疗法,把所有对手都给电得外焦里嫩。

为什么是他们?

因为他们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基因,就不是“造车”,而是“铺货”。

对他们来说,一个产品从设计到销售的逻辑极其简单粗暴:这玩意儿能不能比对手便宜十块钱?能不能让楼下修车铺的王大爷愿意多摆两台?能不能让送外卖的小哥换电池的时候觉得“诶,这个好像耐用一点点”?

他们的核心科技,不在于什么三电系统,不在于智能座舱,而在于对人性贪便宜的极致洞察。

这就叫大道至简。

我们必须承认,雅迪这种公司,已经悟了。

他们彻底想明白了,在下沉市场,你跟他聊什么驾驶乐趣、人车合一,他只会觉得你脑子有包。

用户的核心需求就三个:便宜、能跑、坏了能修。

所以雅-迪的战略就是把这三点干到极致。加大加大加大。

电池给你加大,门店给你加大,广告给你加大。

这已经不是在做产品,这是在搞信仰,一种名为“性价比”的朴素信仰。

这套打法,传统摩企根本学不来。

宗申为什么只占了2.2%?它不是不努力,它是偶像包袱太重。

我作为一个曾经也玩过一阵子摩托的中年人,我能理解。

宗申这种老牌摩企,你让他去跟雅迪拼刺刀,约等于让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去跟路边摊老板比谁家的炒饭放的油多。

不是一个路数。

大厨讲究的是火候、是品相、是顾客的味蕾体验。

路边摊老板只关心一件事:管饱。

所以宗申很尴尬,他造出来的电摩,想讲点技术,结果发现没人听;想降价,又拉不下那个脸,也伤不起那个成本。于是就卡在那里,不上不下,像极了每一个想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的我们,最后发现工作和生活都稀碎。

坏了菜了。

然后我们再看一个异类,第四名的九号。

九号占了6.2%,这个数字非常有意思。

如果说雅迪、爱玛是这个市场的“土著”,是靠着人海战术和渠道血拼打下来的江山。

那九号就是“天外飞仙”,一个不讲武德的互联网人,带着PPT和智能化的光环,直接空降战场。

九号的逻辑完全是反着来的。

他上来不跟你谈便宜,他跟你谈“智能”。

智能解锁、智能防盗、智能骑行辅助……一套互联网黑话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卖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他卖的是一个“大玩具”,一个属于年轻人的电子产品。

会买九号的人,和会买雅迪的人,可能就不是一个物种。

前者可能刚从苹果发布会出来,后者可能刚从菜市场收摊。

这两种需求,你说谁对谁错?

没有对错。

这就像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比亚迪的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品味。会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聊发动机参数,他会觉得你在冒犯他的信仰。

九号就想做电摩界的苹果或者特斯拉。

这个想法很性感,但现实很骨感。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因为电摩这个池子太小,还容不下这么高大上的品牌玄学。

九号现在能排第四,靠的还是产品力在线,设计也确实戳中了年轻人。但他的前方,是雅迪们用无数经销商和广告牌筑起来的铜墙铁壁。

这堵墙,光靠“智能”是敲不碎的。

除非,你能把价格打下来。

你看,聊到最后,还是回到了这个最俗气也最有效的话题上。

汽车圈打生打死,最后发现大家都是在致敬拼多多。电摩圈也是一样。

这就是商业的本质,扒光了看,都一样。

电摩圈不是存量竞争,是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的黑暗森林-有驾

所以这个榜单看下来,你发现什么规律没有?

江苏、浙江、天津。

这三个地方,简直是中国电动两轮车的“应许之地”。

为什么?因为这里有最完善的产业链,有最廉价的劳动力,还有最敢“发疯”的企业家。

我曾经去过无锡的一些电动车厂,那场面,就是把一个个“能量块”和铁架子进行无序但高效的组合,然后贴上Logo,一台车就下线了。

没有什么情怀,没有什么匠心。

就是快,就是糙,就是便宜。

这是一种极其恐怖的工业力量,一种能把所有“高端”和“优雅”都碾成粉末的力量。

这力量,你怕不怕?

同行看了也得傻。

总结一下这个所谓的电摩市场。

它不是汽车市场的降维版本,它是一个更野蛮、更混乱、更没有规则的斗兽场。

在这里,技术不是最重要的,品牌也不是,甚至产品都不是。

最重要的是,你得比你的对手更豁得出去。

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局汽车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雅迪和爱玛在电摩市场,就是直接把做蛋糕的师傅绑走了,连桌子上的蜡D都没有放过。

最好的竞争手段,就是直接把整个餐厅都给爆了。

在这里,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至于未来谁会赢?

我不知道,也没人知道。

可能最后的赢家,是那些在深夜里骑着电摩穿梭在城市里的外卖小哥,因为他们才是这个生态里,真正用生命在投票的用户。

他们的选择,比任何榜单都真实。

这玩意儿真的需要那么多分析吗?给我整不会了!

最终的真理就是,谁能让他们更快、更省地送到下一单,谁就是神。

其他的,都是花里胡哨。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