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大家一个真相!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10月以后,汽车市场将迎来3个变化!

小编刚看完最新数据,我直接惊了!

今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均超过1000万辆。

告诉大家一个真相!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10月以后,汽车市场将迎来3个变化!-有驾
image.png

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5.1万辆和1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8%和44.2%,市场占有率为47.3%。

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42.9万辆,同比增长48.3%;销量为430万辆,同比增长46.2%,市占率为42.7%。从车型增速看,今年4月和前4个月,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速均超过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告诉大家一个真相!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10月以后,汽车市场将迎来3个变化!-有驾
图片

数据显示,1—5月,新能源车销量排名前15位的集团合计销量为533.7万辆,同比增长46.9%,占新能源车销售总量的95.2%,高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在出口市场表现同样亮眼。5月,我国新能源车出口21.2万辆,同比增长1.2倍。其中,纯电动车出口13.8万辆,同比增长79.8%;插混汽车出口7.4万辆,同比增长2.4倍。

8月新能源渗透率已飙到55.3%,彻底迈过50%这道坎。

这数字意味着啥?新能源车不再是"小众选择",而是实打实的"主流座驾"了!这种根本性转变一旦发生,整个车市格局必将重组。

我猜接下来几个月,车市将出现几波有意思的变化。

一:合资品牌怕是要凉透了。

6月自主品牌份额已达65.6%,同比增长10.6个百分点。反观那些合资大佬,新能源渗透率只有区区4%。

告诉大家一个真相!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10月以后,汽车市场将迎来3个变化!-有驾
图片

这就尴尬了!当电动化成为标配,那些还抱着燃油引擎不放的合资品牌,怕是要被甩到赛道外了。尤其那些中低端合资车,靠着"洋品牌"撑了几十年场面,现在消费者精明了,这套把戏行不通了。

看看现在年轻人买车,第一关注的是智能座舱、电池续航,谁还在乎你有多少年"造车历史"?

豪华品牌或许能再扛一阵,毕竟BBA金字招牌在那摆着。

但普通合资品牌?估计得抱团取暖过冬了。

二:增程技术要爆发了!

这绝对是被严重低估的技术路线。

告诉大家一个真相!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10月以后,汽车市场将迎来3个变化!-有驾
图片

瞧瞧理想,靠几款增程车就在30万+市场站稳脚跟,说明啥?说明增程正好击中痛点。

一周充一次电,平时通勤纯电,周末自驾有油兜底,这体验对家庭用户简直完美。更妙的是,增程车成本比纯电低,同价位能给更多配置和空间。

我赌五毛,接下来增程车会在15-30万区间迅速抢占市场。

告诉大家一个真相!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若不出意外,10月以后,汽车市场将迎来3个变化!-有驾
图片

三:纯电车企要玩命内卷了。

老实说,纯电技术这两年进步得飞快,但迭代太猛反而让消费者审美疲劳了。

最近新车发布,800V快充、激光雷达这些已不是新鲜事。人们开始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用"。

这是好事,行业终于回归理性,不再是简单比参数,而是真正拼产品力了。

但这也意味着,纯电车企日子更难过。以前靠一个亮点配置就能出位的时代结束了,现在必须全面均衡才能站稳脚跟。

谁能笑到最后?归根结底,这轮变革的本质是技术驱动。新能源+智能化两大浪潮叠加,冲击力堪比海啸。

对我们普通买车人来说,这是天大好事。

选择更多、技术更强、价格更低,买车从没这么爽过!

但对车企而言,这是一场赤裸裸的生死考验。跟得上节奏的,能在新时代分一杯羹;跟不上的,只能被历史长河无情冲刷。

未来两年,至少三分之一车企会被淘汰。

能活下来的,必定是产品力、用户体验和成本控制都做到极致的选手。

十年前谁能想到今天的汽车江湖会变成这样?

电动化、智能化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转型的传统车企,怕是要被时代洪流无情淹没了。

你觉得这波新能源浪潮中,谁能笑到最后?

是比亚迪这样的混动+纯电双线选手,还是理想这样的增程专精玩家,或是特斯拉这种纯电先驱?

小编只确信一点:技术为王的时代,只有掌握核心科技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至于那些靠营销、靠补贴、靠概念的玩家,趁早收拾包袱吧!那么如果小编给你20万,你会买纯电车还是燃油车呢?快来下方留言吐槽,咱们一起交流讨论一下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