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势N8L的预售消息一出,市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这个在中端大六座市场的新兵上。这也符合看得见的市场策略——他们都清楚,像那么一两个旗舰车型扛着,品牌想涨点价格、塑个顶天立地的形象。把旗舰做得闹哄哄,主打豪华感和配置满满,但在旁边拉个实用、平实的8字车型,才更投大众的胃口——走量才是真正的赚头。
我那天在厂区碰到一修理工,他说:大部分客户买车,还是图个实在点的。配置高得再漂亮,也别太复��,用得顺手最实在。这句话说出点真风火轮的味道。腾势N8L的尺寸——大概5200×2000×1820mm(估算,体感),轴距差不多3075mm(样本少),放在家里厨房,估计是差不多厨房柜子的大小。坐在车里其实没啥难题,空间OK。
和腾势N9比,它变小点——轴距短了50mm,车身缩了几毫米,细节还挺明显。你试想,开车的时候,那块肉变少了,反倒更灵活了点,但空间会不会稍微打折?感觉还是可以接受的。限制不是很大,至少三排座椅找不到明显的挤感。对比一个实用度准备的点,基本符合预期。
你说,和竞品相比,到底差在哪?一车友说,理想L9那些用料、用料的差异,一点都不像同行的甲,同价位里,腾势N8L的内饰、布局其实挺有家里做工的感觉。短短一句话,我就想到,工厂其实像做蛋糕一样,面粉、糖、油的比例重要,可能这会影响到出炉的那个一瞬间。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段先按下不表)刚才翻了翻笔记——我觉得,腾势N8L设计上的差别其实没那么快感强烈,但会在细节里琢磨,比如那些细微的线条或配色变化,特别是在售后感官水平上。就像买手机一样,一看材质、手感,舒适度提升,总比拼硬件的那些数字靠谱。
问:你觉得配置满点的旗舰和走量低调的车,心里谁会更喜欢?我觉得这还真看人。走量车型,绝对得干净利索。价格估算,结合市场和品牌策略(体感/估算),腾势N8L的价格可能在29.98到36.98万元左右,这个区间对得起它的定位,也符合主打30—35万的市场预期。
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价格带,实际上非常妙?既不太便宜,差点卖贵了,又不是卖高端豪车,刚好避开那些高高在上的价格点。你有没有在想,这样的区间,最刚刚好能拉动多少销量?我猜,能轻松破万——尤其是在这两年六座SUV变得烧火更激烈的情况下。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一张内饰图——中控的三块大屏,感觉就像厨房的切菜板,只不过多了个字幕,你转个头还能看得到信息。扶手箱里那个精选的车载冰箱,挺实用的,不用天天买冰饮了。——这也是我喜欢的点,细节决定舒服哪个级别。
有个疑问,我一直没搞明白,厂商为什么偏爱用方正的设计?是不是因为成本更易控制?还是满足不同审美?我猜,可能是稳定感——毕竟,直线和角度比弯弧靠谱省料。你觉得,那种方头方脑的车会不会更受喜欢?还是说年轻人更爱流线型的?
说到供应链——我相信,腾势N8L用的那个新产品激光雷达,也许是我没注意到细节,其实我估计,它的激光雷达可能还是国产的,成本大约在3000到5000元(估算),但考虑到供应链的变化,不排除会用到中端产品。供应链就像做饭,材料好不一定都必须贵,关键在于调味。
你对未来续航怎么看?我估摸着,纯电续航应该在400-500公里左右(估算/体感),底盘可能还会上云辇A这种燃料智能辅助驾驶。实际用起来会不会觉得卡顿?我想,硬件再好,软件不跟上,也白搭。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纯电车用的云辇A,是真的功能提升,还是纯粹炫耀?我之前见过,配备这东西,按理说,驾驶应该更方便了,可要是真依赖会不会出现反应慢的麻烦?这段先不说。
对比目前市场上,问界M8、领克900,腾势N8L的竞争压力不少。问界抢着要35万到45万大份额,领克抢28到35万区段。而腾势,偏向30到36万的调格。也挺微妙,所谓差异化,其实就是价格、配置、品牌的综合调控。
我始终觉得,产品的差别,最不在硬件,而在于品牌背后那点人情味。你会不会觉得,品牌就像朋友,越了解越觉得真还是假更重要?其实我这样想,可能有点题外话,但又挺对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未来两年,新能源大六座SUV,谁又能笑到最后?是不是还得看看,那些细节——比如刚才提到的车头造型,还是副驾驶的按钮布局——如果能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相较那些花架子更赢。
可触摸的小细节倒是挺多的,比如副驾座的调节按钮,竟然设计得像迷你游戏机,一按就跳出来一块。这点无聊的细节,说得开心就算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