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在小区楼下、充电桩旁边就能碰到邻居拉着我唠:“新能源车,电还挺省,就是咋这胎噪哄得人心慌?”每次我嘴上敷衍一句,心里却明白,轮胎这玩意要是在电车上没整对路,麻烦比想象得还多。
细想想,不是每个人买车会第一眼看轮胎,大都眼神聚在屏幕、智能驾驶那一套上。可要说电动车和老油车比,最要命的还是轮胎——车重压得更实在,电机一发力比汽油机还猛,再加上发动机没声嘈杂掩着,胎噪一下子“光溜溜”地体现出来。我那会儿去修理厂换胎,师傅叼着根烟说:“你这新能源,胎压不能瞎弄,耐磨滚阻两难事。”听着糊涂,后来才懂箇中门道。
特别是小区群里谁家车爆胎、谁家续航掉得啥样,八卦全传得比物业收费快。有朋友去年买了个广汽AION,用的是玲珑轮胎,每天送娃上学,挑玻璃路都小心翼翼的,去年秋天湖边那条烂泥路,把胎侧给磕裂了。结果修理店说,新能源原厂胎有层芳纶多一重保障——换便宜货可真不顶用。顺便,那辆AION后来胎被用来做了拆解,猎奇的我看过一回,好几层纤维打成一团,怪不得压不扁。
10万多级别,这两年谁红?家门口的滴滴司机总爱念叨佳通,说什么自己比亚迪秦PLUS EV一年上10万公里,胎换两回都还剩点厚度,“一条不到五百,换下来心疼也心疼不大”,他说——不是舍不得花钱,是说真能跑,还不哪哪都吵。佳通搞卷轻量化,据群里大神自称用检测仪量过,同轮子能节省快一公斤,续航直接多跑点儿路。当然喽,普通家用可能感受不深,开得狠的一年多补贴几百,打工人不得乐开花?
再高点档次,比方特斯拉、极氪、蔚来,轮胎玩法都开花了。特斯拉换米其林e·聆悦,有一次我试驾竟然在高速上,发现副驾都快睡着了,胎噪居然没多少,风噪倒是比起头。那车装静音筋设计轮胎,宣传说能做到50出头分贝,办公室那种水平。倒是有个朋友嫌贵,咬牙装了俩副厂爆闪胎,行驶两个月不到,感觉整个底盘都在嗡嗡共振,驾校老师口头禅“便宜没好货”果然是真话。
有趣的是,高端市场不甘示弱,德国马牌的eContact自修复那技术,听维修店小王讲,就是被钉子扎了拔出来还自补。上次蔚来ES6朋友就是这么“幸存”下的,高速被扎后什么事没耽搁,顶着去服务区一查胎压——平平无奇。别说,还真省得高速路边急刹换胎,多少带娃出行的家长就冲着这个买账。
话说回来,韩泰轮胎特别喜欢在中国市场做“本土化”,据销售说他们专为村里烂路加了纤维层,“别怕,上石子也不虚。”其实我觉得,20万往上的国人用户就要静音、低滚阻价别太狠就行。华为享界那类轿跑,运动系列还得强抓地力,紧急变道不打滑,毕竟谁家新车都不舍得第一年就刮了。
小圈子里聊冷门,比如赛轮的“液体黄金”系列,有辆奇瑞iCAR 03装这胎试着开了半年,兄弟群里传说,维护便宜又耐磨,出租车司机乐得合不拢嘴。耐跑不说,那点低滚阻的电费一年差不多能省顿串串,听着像笑话,其实名副其实。我也听说,赛轮轮胎还搞了一种特殊硅材,湿地刹车距离短,据说某地区下暴雨天效果有保障,不过我没用过,半信半疑。
配置参数事,说直白点别全听4S店销售忽悠。能省事就按原厂配,别今天上17明天奔18,街坊陈叔刚换大号轮胎,结果续航掉了十来公里,市区还觉得虚。师傅教我记号了——205/55 R16,跟着原厂混就不掉链子。乱整花头,回来不是比油车跑得还短就是转向虚飘飘。
小众八卦这儿不能不提点,部分台湾产的小众轮胎,其实有些新材料,价格也不算天价,但社区里口碑有好有坏。用过一对,雨天下坡刹停距离不咋稳,吓得我心脏跳。还有打工小铺老板听说某“民间改装派”给广汽AION上了陶瓷胎,还说耐刺扎、热膨胀系数低,结果用了仨月胎皮起泡,退货奔波麻烦得很。
如果真想补冷知识:不少人不知道新能源专用胎的气压必须勤查。气压一低阻力就噌噌涨,续航下得跟股市一样快。顺带一提,某次我有幸试了一台厂家测试车,据说带胎压监测自动调节功能,时不时亮黄灯提醒,不然就丢续航,还危险。
说来也逗,这两年有车主抱怨,甲醛胎味大,尤其新车“晾不干净”。实际上,国产玲珑最近推低VOC配方,新胎装一月,味道散得干净,小孩子坐车不喊鼻子不舒服。这待遇,以前老普利司通压根没这事儿。
最后八卦一句:小王后来卖掉了蔚来ES6,轮胎换马牌剩余的几条拿到二手胎市场,给出租车师傅们抢走了。阿九说,二手车主只认胎的新旧和品牌,谁管跑不跑得多。小区群每回有人晒续航,总能扯到轮胎,这车上的脚,换对了就能稳稳迎接夏天的暴雨季,错了就等着长期被群友调侃。轮胎圈的门道——永远比新手司机想的更复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