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开车等红灯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发动机突然就熄火了,等绿灯一亮,轻轻一踩油门,发动机又立马启动了?这就是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在起作用。可就是这么个看似神奇的功能,却被不少车主吐槽,甚至一上车就赶紧把它关掉,觉得这功能没啥用,纯粹是个 “鸡肋”。那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真有大家说的那么不堪吗?今天咱就好好唠唠。
其实,发动机自动启停这概念,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出现了,不过当时技术不成熟,没得到广泛应用。后来丰田在 70 年代把它用在了皇冠车上,大众的 POLO 也跟上了。直到 2006 年,宝马大规模推广这项技术,它才开始走进咱普通消费者的视线。可以说,这技术是工程师们为了让汽车更节能,琢磨出来的 “宝贝”。
好多人对这功能最大的疑问,就是它到底能不能省油。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给出了答案:理论上来说,自动启停技术能实现 7% 到 27% 的节油率呢。想象一下,在城市里开车,到处都是红绿灯,车走走停停的。要是有自动启停,每次停车发动机熄火,这省下来的油可不少。就好比你在玩一个存钱游戏,每一次停车发动机熄火,都像是往 “省油账户” 里存了一笔钱。不过呢,也不是所有路况都适合用自动启停。比如说在特别拥堵的路段,车一会儿停一会儿走,这时候自动启停频繁工作,可能体验就不太好,甚至还会影响油耗。还有在涉水路段,要是发动机频繁启停,搞不好水就倒灌进发动机里,那就麻烦大了。所以啊,咱开车的时候,还是得根据路况,灵活决定要不要开自动启停。
有人担心,发动机频繁启停,会不会很伤车呀?我刚开始也有这顾虑,后来问了专业的工程师,才知道咱这担心有点多余。工程师说,自动启停工作的时候,发动机是处于热启动状态,这时候机油已经在发动机里充分流动开了,发动机各个零件之间都有油润滑着,磨损程度可比冷启动小多了。像宝马的工程师就特别自信,说他们家的发动机设计得老好了,能承受高达 5 万次的冷启动和 23 万次的热启动,按正常使用,发动机用个 20 年都没问题。这么看来,自动启停不仅不伤发动机,反而还能帮发动机省点 “力气”,延长发动机寿命呢。
还有人说,自动启停老是让发动机启动关闭,会不会把蓄电池和起动机搞坏了?其实汽车制造商们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为了应对自动启停带来的频繁启停,他们专门给车配备了特制的加强型部件。比如说起动机,普通燃油车的启动机寿命大概是 5 万次,而带自动启停功能的车,用的是强化型启动机,寿命能达到 30 万次,厉害吧!还有蓄电池,普通的铅酸电池可受不了自动启停频繁的充放电,所以自动启停车型用的都是像 AGM(吸附式玻璃纤维)或 EFB(增强型富液)这样更耐用的电池。这些专用的蓄电池,虽然价格比普通电池贵一些,但是它们能承受 6 万次充放电周期,比普通电池强太多了。
既然自动启停有这么多好处,为啥在国内好多车主都不喜欢用呢?我琢磨了一下,一方面是大家的驾驶习惯和心理因素。你想啊,在堵车的时候,本来心情就烦躁,车还一会儿启动一会儿熄火的,感觉就更烦了,心里就会对这功能产生抵触。另一方面呢,不同品牌的车,在自动启停系统的调校上有差异,还有配件质量也参差不齐。有些车可能优化得不好,用起来体验就很差,甚至还会因为自动启停系统出问题,增加维修成本,这也让车主们对自动启停敬而远之。
不过也有车企把自动启停系统做得特别好,像宝马。宝马的自动启停系统就像是个贴心小助手,它能智能识别很多不适合启停的场景。比如说天气特别冷的时候,发动机需要更多时间预热,这时候自动启停就不会工作;天特别热,车里开着大功率空调的时候,它也知道不能随便启停发动机,不然会影响空调效果;还有在陡坡上或者激烈驾驶模式下,它都能自动判断,保证乘客的舒适和安全。宝马能把自动启停系统做到这种程度,真得给工程师们点个赞,这得花多少心思啊!
咱这么一聊,就会发现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真不是什么 “鸡肋” 配置。它就像是一个被大家误解的英雄,本来是为了节能减排,帮咱省点油钱,可因为一些原因,没得到大家的认可。我觉得未来随着技术不断优化,车企们把自动启停系统调校得越来越好,再加上大家对这技术的了解越来越多,自动启停肯定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成为咱车上一个实用的好帮手。
所以啊,各位车主朋友们,不妨重新认识一下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说不定以后开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的好了。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就请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祝大家都能财源广进,开车顺顺利利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