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以来,汽车行业开始了共同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系列行动,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品牌车企都以各自的角色和作用,参与到了“反内卷”行动中来。
但究竟如何突破内卷现状,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长期主义”成为被提及的高频关键词。它或许并不是一个新词,但是在当下,重提长期主义,显得尤为重要。
丰田:对产业链的系统性尊重
先看两组数据。丰田于5月8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4月—2025年3月,丰田营收达48.37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5%,营业利润为4.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95亿元)。另有数据显示,在中国18家上市乘用车企业中,13家实现盈利的企业2024年净利润总和仅为1226.77亿元人民币。
如果按1日元等于0.05元换算,丰田的净利润是13家中国车企总和的1.9倍。如果算上亏损的5家车企,中国乘用车上市公司净利润还要减少332亿元。
也就是说,整个中国上市乘用车企业总利润不到900亿元,只有895亿元左右——这不到丰田年利润的40%。
从单车利润来看,2025财年丰田全球销量预计达1040万辆,单车利润约2.29万元。国产汽车龙头比亚迪单车利润仅0.94万元(402.5亿元/427.2万辆)。
前不久,丰田采购负责人熊仓和生在线上说明会宣布,上半年将对零部件采购价格上调10%至15%。他表示,涨价决策是考虑到零部件企业在能源和人工费用上不断加剧的负担,目的是维持供应体系的健康运转,以短期利润让步换取长期供应稳定。
不难发现,通过合理的价格调整,丰田能够有效缓解供应商的成本压力,增强其生产能力和创新动力,最终双方共生共荣。毫无疑问,这在越来越“卷”的中国车市来看,仿佛就是一种“逆势”而为的策略。
面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修惠提出“讲良心、有恒心、反内卷”的三重坚守,并强调:“不打价格战,不等于不让利。”其背后,是对产业链、供应链、经销体系乃至用户价值感受的系统性尊重。对于当下“价格即正义”的短视观念,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回击。
上汽大众:拒绝“快消式造车”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曾公开表示,大家都看到现在市场上很“卷”。但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这些不仅基于一套成熟且标准的流程,更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减少一些时间,丧失一些数据,带来的便是增加了在具体使用某个节点上的不确定性。
如今整个行业陷入“速成焦虑”,为了追逐“半年一款新车”的节奏,有63%车企压缩了超过30%的验证流程。埃森哲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召回量同比激增41%,核心三电系统同质化率也达到了惊人的79%。当“快”成为唯一KPI,品质就成了最先牺牲的代价。
面对行业普遍“压缩研发周期”的现状,上汽大众在提速背后构建的是一整套系统化优化模型,而非简单的流程切割。从最初54个月的完整周期到如今24-36个月,开发时间缩短超过30%,但在关键验证节点和品质底线上的坚守却从未动摇。其冬试、夏试、耐久验证一项未省,依然坚持“全天候、全路况”的测试标准体系,并且投入70%以上的研发预算用于测试与验证,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360度质量管理体系”。
以途昂Pro车型为例,该车的所有零部件都经过了大批量严格试验,包括零部件的台架试验以及整车道路耐久试验。而针对核心部件的发动机的试验,试验样机将近有600台,综合台架耐久试验达到25,000小时,涵盖了不同的工况。正是如此,该车可以一上市就推出终身整车质保承诺。这既是技术自信,同时也是自我施压,推动企业在品质上走上正循环之中。
相关数据统计,上汽大众2025年上半年累计终端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2.3%。上汽大众整体零售增长率稳中有升,并不依赖短期“卷价格”,而是通过燃油车智能化升级、新能源产品优化、高端品牌布局、透明化服务政策以及长期技术储备实现结构性增长。
陶海龙的一句话点出了根本:“要把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放在首位,我们要坚持所谓的长期主义。说长期主义大众肯定是首选第一位的,40年来始终没放弃过。”
近年来,在合资车企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的背景下,上海大众的转型突围之路已成为汽车行业最受关注的战略议题。今年上半年,合资头部阵营中的5家车企均呈现回暖态势,其中,头部阵营包括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上汽通用。
分析认为,合资车企回暖,一是守住了燃油车市场份额,这是合资车企基盘稳固的“压舱石”。其次,彻底的本土化研发能力,这是合资车企破局的关键。
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中,合资企业在技术革新与进步、产业体系发展完善、质量标准提升,以及产业链集群效应和提升区域经济密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车企混合竞争的当下,合资车企在企业价值观上的坚守,依然值得中国车企学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越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坚持长期主义越为重要。面向未来的不确定性,坚持长期主义是汽车行业破局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长期主义是一种超越短期利益,注重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长期主义喊出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正因为此,真正坚持长期主义,需要企业将品牌建立在时间复利与用户信任之上,赢得复合资产。这要求企业跳出短期流量逻辑,要放弃赚快钱、冲热度的打法,用十年磨一剑的姿态,打造属于自身的品牌核心竞争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