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星舰7 EM-i,如同一颗深水炸弹投入10万级插混SUV市场。上市13天交付破万台,56天销量超4万辆,97.2%为个人用户买单——其中85%选择了120km版本。
当比亚迪宋PLUS DM-i以“省油标杆”盘踞市场时,这款起售价仅9.98万元的后来者,竟以亏电油耗3.75L/100km、综合续航1420km的数据实现反超,更将百公里加速压进7.5秒。
一、价格:官方“地板价”与终端博弈的暗战
作为吉利银河家族的“王牌选手”,银河星舰7 EM-i的定价策略堪称精准。官方指导价9.98万-13.28万元(限时优惠),直接将插混SUV的门槛拉低至10万区间,对比同级合资燃油车(如CR-V、RAV4)的混动版本,价格优势显著。
但实际终端市场存在“价格倒挂”现象:北京、杭州等地区通过“特价促销”可再降1万元,最低8.78万即可提车。这种“官方定低价、区域拼补贴”的模式,既保证了品牌调性,又刺激了销量——上市仅13天交付破万,成为插混市场最快达成该纪录的车型。
利弊分析:
利:低首付、低用车成本(月均油费省出两顿火锅钱),适合预算有限的年轻家庭。
弊:频繁降价引发老车主不满,部分用户提车2个月即官降2万,赠品补偿难以弥补差价。
二、外观:东方美学的“未来战甲”
银河星舰7 EM-i的设计语言独树一帜:
前脸:封闭式格栅搭配“X”型运动包围,分体式大灯如星际战舰探照灯,贯穿式LED灯带融入西湖十景元素,夜间点亮后辨识度拉满。
车身:4740mm车长+2755mm轴距,双腰线上扬设计,搭配19英寸熏黑轮毂,既有SUV的硬朗,又不失轿跑的流畅感。
配色:6种中国风配色(如“断桥残雪·初雪白”“三潭印月·映天蓝”),釉面光影效果在不同光线中变幻,被车主戏称为“移动的艺术品”。
用户评价:
“烟波灰版本在阳光下会泛出金属光泽,晚上又像泼墨画,回头率绝对爆表。”——车主@依枫览雪
利弊分析:
利:设计语言创新,文化符号与科技感融合,满足年轻群体审美。
弊:部分保守用户认为贯穿式灯组过于夸张,与传统审美冲突。
三、内饰:Flyme Auto生态的“移动客厅”
进入车内,银河星舰7 EM-i的座舱主打“科技豪华”:
材质:软包+皮质+金属饰条,中控台采用“秋韵棕”或“映雪白”双色搭配,触感细腻。
屏幕:14.6英寸悬浮中控屏+10.2英寸全液晶仪表+13.8英寸HUD,三屏联动实现导航、娱乐、车辆信息无界交互。
舒适配置:主驾14点按摩座椅(棉花糖SPA模式)、前排无线充电(带散热)、256色氛围灯,后排支持座椅比例放倒(秒变双人床)。
用户痛点:
“后排坐垫偏短,长途乘坐大腿悬空,建议厂家改进。”——车质网车主反馈
利弊分析:
利:Flyme Auto系统流畅度高,语音控制支持分区识别(副驾说“开窗”不干扰主驾),生态扩展性强。
弊:影音系统偶发死机,高速风噪明显,智能化与稳定性仍需提升。
四、配置:混动技术的“天花板”与细节妥协
核心亮点:
雷神EM-i混动系统:1.5L自吸发动机(热效率46.5%)+P1+P3双电机,综合功率160kW,零百加速7.5秒,CLTC亏电油耗3.75L/100km,实测最低3.1L(周鸿祎晚高峰实测)。
续航:55km/120km纯电续航,综合续航1420km,支持快充(30分钟充至80%)。
安全:神盾短刀电池通过8针同刺、2米跌落等极限测试,油电隔离设计+碰撞螺栓固定,安全性行业领先。
争议配置:
L2级辅助驾驶:仅高配车型配备,入门版需加价选装,高速NOA功能尚未开放。
馈电体验:发动机介入时噪音偏大,急加速动力响应延迟,被吐槽“电车灵魂缺失”。
五、利弊总结:10万级混动的“最优解”?
优势:
性价比之王:9.98万起售,标配L2级驾驶辅助、HUD、座椅通风,配置越级。
能耗怪兽:实测馈电油耗3.1L,满油满电续航超1400km,油电同价策略颠覆市场。
空间魔术师:2755mm轴距+后排纯平地板,后备箱428L-2065L灵活扩展。
短板:
细节体验不足:影音系统稳定性、高速NVH表现待优化。
品牌溢价存疑:降价策略虽刺激销量,但可能透支品牌信任度。
适合人群:
充电便利的年轻家庭,追求低用车成本与科技感。
对空间和续航有刚需的都市通勤族。
结语:一场“油电同刺”背后的市场启示
银河星舰7 EM-i以“油电同刺”挑战(同步接受油车与电车安全测试),证明国产混动技术已具备与合资燃油车抗衡的实力。尽管存在细节瑕疵,但其以10万级价格提供20万级体验的策略,正在重塑市场格局。若吉利能持续优化品控与用户服务,这款车或将成为插混市场的“现象级爆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