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自燃九成怨电池,续航成原罪,这锅凭啥车企背?

哥们儿,你有没有想过,你那台停在车库里、安安静静的“电动爹”,可能正在自己跟自己“玩火”?

上海那个地下车库的故事,估计已经成了不少电车车主的睡前梦魇。

一台商务车,没充电,没磕碰,就那么静静地待着,然后“duang”一下,自己就上演了一出“烈火雄心”。

这新闻一出,朋友圈里一半的人在转发消防知识,另一半当爹当妈的,已经开始手把手教自家娃怎么用安全锤砸窗逃生了。

当初买这“大号充电宝”是为了啥?

省点油钱,顺便给地球做点贡献,感觉自己特环保特有范儿。

结果呢?

现在开在路上,最担心的不是堵车,而是屁股底下这玩意儿会不会突然给你来个“激情燃烧”。

你别听他们扯什么驾驶习惯,这锅,车技可不背。

问题到底出在哪?

专家早就把话撂这儿了:十起火灾里,有九起都是电池“热失控”这个小魔鬼在捣鬼。

你去看官方数据,新能源车起火率是万分之2.88,燃油车是万分之2。

电车自燃九成怨电池,续航成原罪,这锅凭啥车企背?-有驾

是不是觉得“嗨,也没差多少嘛”?

那我只能说,你太天真了。

数字是冰冷的,但火是滚烫的。

有大学教授做过实验,电车那不叫着火,那叫“原地炼钢”,温度一瞬间冲到上千度,几秒钟就能把钢板烧穿。

油车起火,是从外头往里头“文火慢炖”,好歹给你留个开门跑路的时间;电-车-自-燃,是从电池包里头往外“暴力爆破”,消防车来了,基本也只能对着一地鸡毛的残骸,进行一下人道主义的喷水降温。

这已经不是一个概率问题,而是毁灭程度的问题。

现在市面上,电池界就是两大门派的天下:一边是性子稳重、主打一个“安全感”的磷酸铁锂;另一边,则是天赋异禀但脾气暴躁的“能量小子”——三元锂。

为什么后者能大行其道?

简单,因为它能让你跑得远,治愈你的“续航焦虑症”。

可这位天才选手,身子骨太金贵,经不起一点折腾。

你以为非得撞个稀巴烂它才会“发脾气”?

错了。

日常的颠簸,频繁的快充,甚至就是单纯的时间流逝,都可能让它内部产生“内伤”。

电车自燃九成怨电池,续航成原罪,这锅凭啥车企背?-有驾

你可以把电池想象成一个巨大的集体宿舍,里面住着无数个叫“锂离子”的能量小伙,中间有堵墙(隔膜)把正极和负极的宿舍分开。

三元锂这边的小伙子们个个都是“健身猛男”,能量爆棚,可问题是宿舍那堵墙有点“豆腐渣工程”的意思。

时间一长,或者你开车压过一个坑,墙上就可能出现裂缝。

更要命的是,负极那边还会自己长出一些叫“锂枝晶”的玩意儿,像一根根微小的冰锥,玩儿命地去戳那堵墙。

一旦戳破,两边宿舍的猛男胜利会师,那场面,就是一场电光火石的“世纪派对”,结果就是——BOOM!

这种深入骨髓的“慢性病”,你平时花再多钱做保养也查不出来,它就是潜伏在你车底的“无间道”。

这就奇了怪了,既然三元锂是个“定时炸弹”,为啥车企还非得抱着不放?

说白了,还不是被咱们消费者给“逼”的。

大家买车的时候嘴上都说“安全第一”,可真到了掏钱的时候,身体却很诚实地奔着续航里程去了。

磷酸铁锂这位“老实人”,安全、便宜,可就是跑不太远,充电慢悠悠,在这个“快”字当头的时代,它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市场就是指挥棒,车企为了销量,只能硬着头皮把“长续航”这三个烫金大字贴在自家门面上,哪怕心里清楚,这可能是在玩火。

于是乎,一个魔幻的闭环就此形成:咱们用钱包给长续航投了票,车企为了迎合我们上了高风险的技术,等真烧起来了,铺天盖地的口水又把车企给淹了。

那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电池厂呢?

电车自燃九成怨电池,续航成原罪,这锅凭啥车企背?-有驾

他们揣着专利,躲在幕后笑看风云,仿佛这事儿跟他们半点关系都没有。

这账怎么算都不对劲,板子光打在整车厂屁股上,那不是头疼医脚吗?

说起来也是唏嘘,一百多年前,人家保时捷老爷子就已经把混动车给捣鼓出来了,电动车的历史更是能追溯到1835年。

可为什么那会儿没流行起来?

归根结底,还是电池不行。

没想到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咱们的科技树都快点到天上去了,结果还是被“续航”这个老问题给死死地按在了地上摩擦。

我们好像走进了一个历史的怪圈,为了跑得更远,忘了出发时最重要的事——安全回家。

所以,这口锅,到底该谁来背?

是拼命想要更长续航的我们,还是在市场和安全之间走钢丝的车企,又或者是那些手握核心技术却稳坐钓鱼台的电池供应商?

或许,大家都有份。

但现在最关键的是,谁来解开这个死结。

电车自燃九成怨电池,续航成原罪,这锅凭啥车企背?-有驾

不然,我们只能一边给孩子培训逃生技巧,一边祈祷那个“万一”,永远不要砸在自己头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