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一直是个“车圈大集”,往年哪个豪华品牌不抢着在这里扎马步?可今年,场面有点不一样——超豪华品牌集体没影儿了,从保时捷到劳斯莱斯,带头的一个都没来。这事在成都,那个有点“巴适”,又一向挺豪气的城市,尤其耐人寻味。
每年成都车展16号馆号称“壕无人性”,你有劳斯莱斯幻影,我有兰博基尼大牛,街头巷尾都少不了要讲几句。可今年这块地盘,咋被小米、红旗、宁德时代这些新能源和中国本土品牌占了呢?更抓马的是,连二三线的豪华品牌沃尔沃、雷克萨斯、捷豹路虎这类常客都悄悄没来。
现场谁最有人气?小米展台简直成了美食节上的“网红摊”,人山人海,看车要排长队,销售穿着统一制服,忙得脚打后脑勺。红旗也不甘示弱,搬出了自己全新的新能源车型和豪华按摩座椅,“东方豪华”的感觉拉满。别说观众,看展台都犯了密集恐惧症。16号馆的风向一变,整个车圈气温似乎也随之降了几度。
成都不缺土豪,这不新鲜。胡润研究院统计,成都有钱人越来越多,跑车、豪车销量排全国前三,仅次于那一南一北的大城市。奔驰、宝马、奥迪在这销量都当了“探花”,成都人买豪车比广深、杭州还舍得。往年这么大一块肥肉,豪华品牌怎么可能错过?今年却都选择退赛,这下才是真正的“大战前的寂静”。
为啥会这样?说到底,还是市场变天了。先看看数字,去年以来,豪华车销量一泻千里,连保时捷这种原来在中国牛气冲天的品牌,销量都接连下滑。别说玛莎拉蒂、宾利、劳斯莱斯这些“头部玩家”,连二线豪华品牌也开始缩衣节食。像英菲尼迪、捷尼赛思、沃尔沃、雷克萨斯这些老面孔,要么产品更新慢,要么电动化掉队,被新势力一耙子扫到了边角。
而这届成都车展也是头一回,豪华品牌真成了“配角”。以前大家拼展台、拼人气、拼壕气,现在只剩自主品牌把16号馆包圆、舞台中央内定。小米一次展出所有新车型,队伍一条接一条地排,雷军的号召力真实地发挥到极致。红旗力推新能源,体验区跟温泉会所似的,参观者恨不得直接在车里睡个觉。
为什么超豪华品牌愿意“忍痛割爱”?说白了,国内硬件环境和消费需求都变了。大环境经济没那么火,消费降级有点迹象,有买豪车想法的群体,也都在琢磨性价比、电动化甚至智能系统。豪华品牌动辄投入几千万办一次展示,眼下回报率难以保障。真要硬着头皮砸下去,就有点“打水漂”的意思。
再看市场另一面:新势力豪华品牌趁虚而入。问界仗着华为的技术在智能驾驶上秒传统豪华几条街,销量红红火火。比亚迪的高端仰望,弄出了“黑科技”,仰望U8横空出世,成了高端新能源中的“新扛把子”。阿维塔11凭设计和智能化吸眼球,理想ONE和L9大空间加增程,解决了续航焦虑,直接俘获一众顾家消费者。
理想的新车i8出来后,产品线开始多点开花,纯电和增程“两条腿走路”,尽管声量很大,但热度和销量都不像原来的爆款那么轻松了。蔚来专注服务和换电站,活动搞得多,靠黏住一批忠实用户。显然,新能源、新智能、个性化,正晋升为当下中国消费者的新口味。
至于小米,现在风头正劲,但那场辅助驾驶事故后风评两极,不少人也疑神疑鬼,“雷布斯效应”还有多久能吃下去,暂时难判断。不过,氛围制造这一块,还是得看小米,掀起“新车展经济”的大潮。
成都车展往年是传统豪华拼肌肉,这回反倒成了自主和新能源的秀场。顶流的豪车集体缺席,传统BBA虽然还在,但销量也悬崖式下滑。奔驰、宝马、奥迪7月销量大跌,精神状态也从“全场高光”变成了“低调潜行”。展台规模缩小,发布会调子放低,昔日的气场很难重现。
豪华品牌“空城计”有无奈也有策略。他们既要省成本,也怕人气被新势力抢光后落了面子,索性不来当“背景墙”。原来抢着露面的车展,如今还没开幕,豪车品牌已经提桶跑路,把舞台让给了中国新能源品牌。
对比去年同期,中国豪华车市场份额跌回个位数,进口超豪华车销量暴跌近一半。保时捷中国区交付量直接腰斩,玛莎拉蒂单月只卖几十台,宾利、劳斯莱斯也都吃紧。撤展不是偶然,而是市场倒逼:销量不给力,品牌声量减弱,投钱再大也等于往水里扔。
传统豪车在新能源领域脚步迟缓,转身不如本土品牌那么快。像沃尔沃、雷克萨斯当年销量靠进口光环,如今技术升级慢半拍,被问界、理想、蔚来、新仰望死死压制。捷豹路虎困在自家质量泥潭里,翻身路漫漫。
讲真,成都车展的变化就像提前剧透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新江湖”。消费者追求智能化、绿色新能源、实用科技。谁再光靠“牌子”硬撑,不顺应电动化趋势,只怕会被悄悄踢下桌。现在的年轻人,买车更看重“能不能联网,开得够不够聪明”,品牌溢价不是绝对刚需;
而小米之类的新势力,虽然有营销光环,但也不是没有短板。实际能力和安全事故会不会成为隐忧,目前还得慢慢看。
车展这个舞台,角色在变:从豪华车“秀肌肉”,到新能源“晒黑科技”,到智能驾驶“练绝活”,甚至还有一队本地造车新势力,玩的花样越来越多。从成都到年底广州,谁手里有新技术,谁更懂本地消费,谁能在新能源领域拿出真功夫,谁就能在中国车坛上“有戏唱”。
豪华品牌这次集体拉闸,既是例行省钱,也透露中国市场未来的风向。以前外资豪车分蛋糕,眼下蛋糕越来越多的是中国自主品牌和新能源品牌自己切自己吃。一边是超豪华品牌的转型之痛,一边是本土智能电动品牌逆流而上。
圈里人都说,车展成了新势力冲量、秀肌肉的发力场。豪华品牌退场,并不只是销量数字的问题,更是品牌心态的变化。大家预算讲究“花得值”,也怕被新锐盖过风头尴尬出圈,还不如把省下的钱去铺渠道、请KOL、赞助热门综艺,换个活法。
广州车展马上接档,它比成都更偏向全年汽车流量终极一战,台下品牌们背地里全在摩拳擦掌。新能源领域大招估计还会集体爆发,传统豪华也许憋着大招想做“绝地反击”,不过光靠“过去的辉煌”在中国市场已经讲不下去了。技术、产品、价格、用户体验,得有点真东西才行。
成都车展突变,标志着汽车行业江湖轮换,豪华变成新潮,自主比拼黑科技,各路玩家斗法愈演愈烈。风向到底往哪吹,所有人都在等答案。但有一点很明显,车圈永远不缺故事,谁能抓住中国消费者的心,才是真正的赢家。
一句话收尾:这年头,想在中国车市坐稳江山,比开玛莎拉蒂还考验真本事。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