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保值率首超合资,日系德系光环褪色

三年车龄的国产二手车,价格竟比同年份的德系豪华车高出两成,中国自主品牌正改写二手车价值规则。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5年5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揭示了这一趋势:传祺以57.6%的三年保值率位居榜首,坦克以57.2%紧随其后,均超越大众(52.7%)、现代(50%)等传统合资品牌。

自主品牌保值率首超合资,日系德系光环褪色-有驾

01 自主崛起

报告显示,5月自主品牌保值率整体稳中有升,头部品牌优势持续巩固。在自主阵营中,传祺、坦克和领克形成第一梯队,保值率分别为57.6%、57.2%和54.5%。

这一数据具有里程碑意义:传祺57.6%的保值率已与合资品牌领头羊丰田、本田持平。紧随其后的吉利(54.1%)、长安(52.9%)等品牌也展现出强劲的保值能力。

合资品牌阵营呈现明显分化。丰田和本田以57.6%并列合资保值率首位,但本田环比下降0.3%。大众以52.7%排名第三,美系品牌福特以52.0%位居第五。

部分合资品牌则陷入保值困境。日产以49.1%的保值率在合资榜单中垫底,雪佛兰更是低至43.9%。

自主品牌保值率首超合资,日系德系光环褪色-有驾

02 合资阵营分化

合资品牌保值率格局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丰田依靠混动技术维持优势,汉兰达等“开不坏的油混”车型在下沉市场依然受宠。

然而与2023年同期相比,丰田保值率已下降3个百分点,电动化浪潮带来的压力日益明显。

德系品牌仅大众进入保值率前十,支撑其表现的并非ID系列电动车,而是途昂等传统燃油SUV。本田则面临新车让利压力,雅阁、CR-V等经典车型虽然二手流通性尚可,但新车降价已迫使二手车商压价收购。

“日系德系躺着赢的时代结束了,”专家指出,“丰田本田需应对电动化冲击,大众则要让ID系列真正获得市场认可。”

自主品牌保值率首超合资,日系德系光环褪色-有驾

03 新能源战场

新能源车领域,自主品牌在电动车型保值方面表现抢眼。在纯电动车一年保值率榜单中,小米SU7以88.6%位居首位,问界M9以81.8%紧随其后。

插电混动领域,自主品牌在三年车龄榜单中占据近半席位。坦克700新能源以82.8%的一年保值率跻身前三,理想L8则以56.9%的三年保值率位列插电混动第三名。

不过整体来看,新能源车保值率仍低于传统燃油车。5月插电混动车型三年保值率为46.1%,纯电动车仅为44.2%。市场规模有限、销售渠道不畅以及车源老化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发展。

“新能源二手车呈现‘低龄化’特征,”报告指出,“使用年限在2年以内的车型环比增长明显。”这反映出消费者对较新新能源二手车的接受度正在提高。

自主品牌保值率首超合资,日系德系光环褪色-有驾

04 比亚迪的悖论

在自主品牌阵营中,比亚迪现象值得特别关注。作为市场销量份额榜首,其5月保值率却仅为43.3%,降幅居所有品牌之首。

“比亚迪的保值率与市场占有率呈现反相关,”精真估数据员李明解释,“根源在于新车端整体降价,而非产品质量或品牌影响力问题。”

5月23日,比亚迪再次推出大规模促销活动,涉及王朝网、海洋网共22款智驾版车型,最高补贴达5.3万元。这已是比亚迪今年第二轮大幅降价,3月已对部分非智驾版车型降价1-1.6万元。

频繁的价格调整虽刺激了新车销售,却给二手车市场带来压力。新车价格波动直接传导至二手车估值体系,导致比亚迪车主面临更大的资产折旧损失。

自主品牌保值率首超合资,日系德系光环褪色-有驾

05 市场新趋势

5月二手车市场呈现温和回升态势。各级别三年保值率大部分提升,其中小型车和中大型SUV涨幅较大,保值率分别为54.0%和56.5%。

MPV以59.1%的保值率稳居所有车型类别首位。中大型SUV保值率环比上涨1.0%,成为涨幅最大的细分市场。

豪华品牌阵营中,保时捷以68.8%的保值率保持领先,但已比两年前下降14.4个百分点。路虎、宝马保值率回升至56.7%和54.3%,逐渐接近保时捷。

自主品牌保值率首超合资,日系德系光环褪色-有驾

二手车市场消费需求正发生深刻变化。“消费者选购时不再单纯关注价格因素,而是更加看重车辆品质和多元化的服务体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报告中强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