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新能源车,今年夏天一个大写的“牛”字又该敲在比亚迪头上了。
咱不吹不黑,先抛个问号出来:都说车圈进入了传统淡季,但比亚迪怎么就能不掉队,反倒能杀出一波“淡季不淡”的神操作?
合着在全球市场,尤其是海外,比亚迪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而是摇身一变成了各国新能源销量榜首的实力派——巴西、西班牙、意大利一个不落,甚至都要开始怀疑,比亚迪到底靠什么在全球成了“自来水”?
再瞅一眼数据,说真的,有点让人挠头:7月整体销量344296辆,海外就蹦出来80178辆!159.5%的同比增幅,不会是把历史最高纪录直接改写了吧?
咱们今天啊,就来好好琢磨琢磨,这玩意儿里头究竟藏着多少门道。
先说巴西。
提到桑巴、咖啡和足球的国度,十有八九想不到新能源车居然掀起热潮。
可7月的巴西街头,摇晃的不止是足球,更有一排排比亚迪新车。9691辆单月成绩,让比亚迪不仅冲进了品牌榜前十,还站稳了新能源销量的头名。
说海鸥那款车吧,光7月就卖出去3011辆,涨幅怒冲102.4%。
这数字已经不是小修小补了,简直是疯狂打鸡血。
再说宋PLUS,也不怂,1825位新主人的选择,妥妥坐稳了“第二畅销”。
产品型号多到让你挑花眼,纯电、插混,任君选择,需求照顾得服服帖帖。
有人就要问:这巴西人咋突然集体看上中国电车了?其实除了价格实惠,比亚迪还懂得投消费者所好。
你不是喜欢实用、大气、续航长?人家就拼全系覆盖。
新能源不是未来,是现在。
看巴西市场的反馈,不就是国际消费者用脚投票吗?
讲到西班牙,风格瞬间一变。
大家脑袋里先浮现出来的也许是斗牛士和弗拉门戈,可最近上头的可能还得是新能源车。
比亚迪销量一下子跳到2158辆,同比涨幅足足665%!
宋PLUS EV成了新晋“秀儿”,7月单车销量836辆,硬生生蹦进紧凑级SUV电动领域的前十名。
别以为宋PLUS一枝独秀,后头“排队”的海鸥、海豹同样实力不俗。
西班牙可是典型的“多元竞争”地带,传统油车、新能源混战,结果新晋“中国选手”成大热门,这不是没点真本事都难。
其实除了价格优势,比亚迪的品牌形象也是日益向上。
在很多西班牙用户心里,新能源并不是“尝鲜品”了,那是生活新标配。
可是当你耐心观察,会发现西班牙标准苛刻,买车眼光也毒。
他们要的不只是便宜,还想要舒适智能兼备,比亚迪这一连串的产品迭代,还真就把细分市场各个点都抓稳了。
如此一来,消费者一边对比,一边被打动,不知不觉就倒向中国电车阵营。
再扯意大利。
这个向来对汽车审美苛刻近乎尖刻、偏好本土品牌的国度,新能源榜首居然写的是比亚迪。
7月2019辆出货量,新能源市场占比超13%,插混车型大杀四方,直接扫走16%的细分大饼。
纯电也不甘落后,10%的占有率,啧啧,都追快赶上本地品牌的老位置了。
这背后是啥路数?
说到底,就是拿“体贴”做文章。
意大利大众讲究浪漫与实际并存,比亚迪的定制与适配加上技术成熟,赶得上“准欧洲车”。
再加上比亚迪不给你端架子,售前售后都跟上,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对于意大利人来讲,传统观念有时候比技术还难突破,但当车辆的体验真触动生活,认同感悄然生根,买单也就顺理成章了。
谁说欧洲人只买本土车?现实啪啪打脸。
新玩家来了就是要分蛋糕,而且分得还不少。
拉远镜头瞄一圈,比亚迪在海外火力全开。
除了巴西、西班牙、意大利这些“高光主场”,新加坡土著继续宠粉当头牌,马来西亚、埃及买家同样朋友圈晒的最多比亚迪。
就算是在市场政策起伏大、玩家更卷的土耳其,比亚迪也能手提插混类第一。
没有三板斧的套路,哪能这个成绩?
品牌、技术、渠道三管齐下,缺哪样都悬。
本地化策略有多管用?
不只是有没有工厂、直不直营店那么简单,而是你能否真正解锁用户的“痒点”。
比亚迪巴西工厂的落成,其实是整个南美新能源产业链的一次全新升级。
带动周边就业、推动技术转化,悄悄地站上标杆。
泰国第9万辆下线,说实在,叫快刀斩乱麻都不为过。
啥叫“卓越速度”?比亚迪实打实给带出来的。
与此同时,英国古德伍德赛道上两款中国车风驰电掣,场外掌声比发动机声还嘹亮。
对外输出,不再只局限于“低价走量”,而是科技与体验双线并进,这才是让世界人民刮目相看的缘由。
还有重要一笔不能不提,人家上了2025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第91。
连续四年,还是中国车企唯一一个。
不是自恋,这波的确很有含金量。
别忘了,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都能见到比亚迪,那可是实打实的全球化、不是纸上谈兵。
此时回想,比亚迪“走出去”的步伐,像不像中国汽车行业一面飘扬的旗?
有一句话怎么说着来的?品牌的舞台,从来不是国内那一亩三分地,而是一片国际辽阔天地。
比亚迪的故事好似个现成的案例:技术创新不止步,市场策略要落地。
有胆有识地试错,有勇有谋地开拓。
无论海外政策怎么摸变,市场用户怎么变幻,硬核产品和真正服务到位的人,总能杀出欢迎的大道。
快捷销售不是最终目的,更长远的是要“让世界认识中国智造”。
痴迷销量也好,热衷排名也罢,那只是表象。
归根结底,比亚迪的全球迭代,是骨子里的厚积薄发:产品力、创新力、洞察力缺一不行。
短时间内做到这样高密度布局,别家没法抄捷径,也没法偷懒。
你说比亚迪带给行业的冲击大不大?
某种意义上,是颠覆老认知,让“欧洲只买本土车”“新兴市场不认可中国技术”这种老掉牙的段子彻底碎一地。
更深一点讲,中国造车的“走出去”,变得不再是计划书里的空谈,是真刀真枪上阵,把话语权和主动权都揣在自家口袋。
当然这条路也没那么平摊。
各国政策变化、用户偏好升级、本土车企反扑……
没有“高筑墙、广积粮”的耐力,分分钟被拖下马。
但目前来看,比亚迪做的是一步一个脚印,波澜不惊中冷不丁来一记大招。
实话说,这不但仅是企业的成功,也是中国智造、中国品牌对世界的绕梁三日。
唠到这儿,有没有一句话冒出来:比亚迪“卷”出来的世界,其实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故事。
未来竞争会更烈,但与其等待,不如主动把握。
只要继续深耕、继续试错,中国车的全球路,只会越走越宽。
你怎么看?
比亚迪在海外的名声和销量,真的能成为中国汽车的长期护城河吗?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