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车圈的魔幻程度,已经到了三体人看了都想当场重启,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的程度。前脚刚有小米把手机圈的闪电战打法搬过来,后脚就有一个更不务正业的选手,直接掀了桌子,还顺手把餐厅的吊灯给拽下来了。
这家企业叫追觅。对,就是那个做扫地机器人的。
一个做家务的,突然宣布要造车,这不新鲜,毕竟跨界造车已经成了新时代的“财富密码”和“行为艺术”展。但炸裂的是,人家一上来,不谈理想蔚来,不碰特斯拉比亚迪,直接对标布加迪。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以为我那个追觅扫地机器人成精了,半夜给我推送的赛博梦话。
对标布加迪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你在小区楼下开个沙县小吃,然后门口挂个横幅:本店拳打米其林三星,脚踢全球分子料理,五年内收购路易威登。这已经不是自信了,这是一种需要马上关心创始人精神状态的信号。这是一种赛博朋克式的整活儿。
我们来看看追觅老师都放了哪些“卫星”。
什么2000MPa航天级热气胀钢、隐藏式双B柱、对开式双蝴蝶门。这些词儿听着是不是特别硬核,特别像从刘慈欣草稿里抠出来的?但你仔细一看,极氪MIX玩过隐藏B柱,小米SU7也用上了更高标号的热气胀钢。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今天的车圈,这些曾经能当传家宝的技术,已经成了入门级的“压缩毛巾”,泡水就发,人手一份。你没有,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真正让人血压飙升,感觉自己修仙小说看少了的,是后面那些数据。
零百加速小于1.8秒。
我看到这个数字,特意去翻了一下我冰箱里的可乐,确认一下是不是过期了导致我产生了幻觉。目前地表最快的量产车是谁? Rimac Nevera,1.81秒。布加迪最新的混动神兽Tourbillon,官方数据是2.1秒。追觅的意思是,它一个还没出生的PPT压缩包,就要把这些物理学圣剑按在地上摩擦。
这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在造任意门。
然后是那个近23000牛米的轮端扭矩。讲真,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特斯拉,被各种OTA和自动驾驶当过小白鼠的中年人,我对这些天文数字已经有点免疫了。但这个数字还是成功地让我沉默了。这是什么概念?这是要把地球当溜溜球甩着玩儿吗?四台电机的仰望U9,参数拉满,电机总扭矩也就1680牛米。追觅这个数据,如果按照常规减速比倒推,电机扭矩大概是2400牛米往上。
什么布加迪,什么小米SU7,在它面前都像是没吃饱饭。这哪是电机啊,这是装了四个雷电法王杨永信在轮子上,24小时高强度电疗。同行看了都得傻,直接心态爆了。
还有那个0.185的极限风阻系数。这已经不是一滴水了,这是要变成一根针,直接扎穿空气。
写到这我都有点恍惚了,我到底是在分析一家车企,还是在解说一部玄幻爽文?主角开局捡到神器,然后一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但这就是当下车圈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
你以为大家还在一个桌上吃饭,比谁的菜做得精致?错了。现在是黑暗森林,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最好的竞争不是把你的蛋糕抢过来,而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爆了,大家一起在废墟上打野。小米之前是这么干的,它用互联网的逻辑,把传统车企的定价体系和营销节奏彻底打乱。而追觅,显然是小米精神的究极进化体。它连桌子都不掀了,它直接宣布要在这片废墟上盖个飞升台,原地成仙。
为什么要放出这么离谱的参数?
这就是【反技术崇拜与民粹解构】的极致体现。当所有人都卷参数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参数卷到荒谬,卷到玄学,让参数本身失去意义。你不是说零百2秒很牛吗?我直接干到1.8秒以下。你不是说扭矩大吗?我直接大到你开始怀疑牛顿定律。当一个东西极端到一定程度,它就成了行为艺术,成了信仰图腾。
这就引出了【品牌玄学与用户信仰】这个核心。
为什么有人会信?因为今天的消费者,特别是高端用户,买的从来就不是一个交通工具。他们买的是一个故事,一个标签,一个信仰。奔驰最值钱的是三叉星辉,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的科幻故事。追觅在干嘛?它在试图用最野蛮、最不讲理的方式,凭空创造一个“神话”。这个神话就是:我,一个做扫地机器人的,能干翻布加迪。
你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足够离谱,足够有传播力。只要有人开始讨论,它的第一步就成功了。至于2027年能不能造出来,造出来之后能不能卖掉,那都是后话。就像修仙小说里,你得先吹牛说自己能一剑开天门,才会有人给你投资源让你去修炼。万一真成了呢?
说到这,我突然觉得我自己的腰部扭转刚度可能连45都不到,人到中年,唉。
所以,追觅造车是认真的吗?
是,也不是。说它是认真的,是因为它真金白银地投钱、买地、招人。说它不是认真的,是因为它的打法,完全不像一个想好好造车卖车的。它更像一个“道诡异仙”里的角色,修炼了一门邪门的功法,上来就自爆金丹,炸得所有名门正派一脸懵逼。它要的不是市场份额,它要的是市场的“震撼度”。
就问你怕不怕?
最终,追觅的车会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也许它真的能造出那个性能怪兽,然后卖个天价,成为少数人的图腾。也许它会像无数前辈一样,在现实的铜墙铁壁面前撞得头破血流。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告诉所有人:牌桌上的规矩,已经不存在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在这场所有人都杀红了眼的癫狂派对里,最先考虑如何体面退场的人,一定是最先死掉的。
而追觅这种上来就召唤天劫,试图拉着所有人一起渡劫的玩法,坏了菜了,还真有可能是版本答案。
毕竟,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从来不是解决问题本身。
而是干掉所有提出问题的人。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