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与8吨卡车百公里对撞冲突升级,乘龙卡车怒斥侵权

2025年7月29日,理想汽车在新车发布会上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一段理想i8与一辆8吨重卡车以100公里/小时相对速度对撞的视频。视频中,卡车后轮腾空,驾驶室诡异前倾,而理想i8却宣称车身结构“毫发无损”。这出“硬核”大戏迅速引爆舆论,却也瞬间引来了被撞卡车品牌——乘龙卡车的愤怒反击,直指“对撞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虚假宣传不能信”。随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龙卡车所属方)发布严正声明,指责理想汽车此举构成严重侵权,误导公众,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理想汽车则坚称测试由第三方专业机构中国汽研进行,符合规定。这场“碰撞门”事件,远非两家车企的隔空对峙那么简单,它撕开了汽车行业营销乱象的遮羞布,暴露出非标准化测试滥用背后,那令人不安的深层监管漏洞。
理想i8与重型卡车碰撞测试:乘龙卡车被撞后车头严重受损,驾驶室几乎倒塌,测试显示重卡轮弹起,前车窗明显分裂。

这场争议的核心,直指汽车营销的真实性与伦理边界。理想汽车显然意图通过这种极端碰撞场景,以视觉冲击力来彰显其车辆的卓越安全性。然而,视频中卡车那异常的翻转姿态,即便非专业人士也能嗅出蹊跷,更遑论那些深谙车辆结构与碰撞力学的工程师们。乘龙卡车经销商的推测并非空穴来风:卡车驾驶室可能被“特殊处理”过,例如未锁止,甚至拆除了关键防护组件。这种“自定义碰撞条件”和“非常规测试场景”的玩法,其精髓在于通过巧妙调整碰撞角度、车辆载荷、卡车重心或悬架状态,乃至预设卡车驾驶室与底盘的连接方式,来制造远超真实事故情况的“奇观”。其目的昭然若揭:规避现有标准测试的严谨性,刻意放大自身产品的“优势”,同时不惜以贬低竞争对手为代价。这种脱离正常交通工况的“表演”,不仅是对科学的亵渎,更是对消费者认知的恶意操纵,极易误导公众对车辆真实安全性能的判断,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东风柳州汽车公司关于品牌使用碰撞视频侵权的声明

事实上,近年来汽车行业的营销乱象已非孤例。从长城汽车“揭黑式营销”比亚迪“断轴”视频,到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前舱盖的“功能存疑”,再到某些品牌“虚假续航”和“自动驾驶”的夸大宣传,部分车企为了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份额,屡屡触碰营销诚信的底线。这种“不择手段”的行为,不仅直接损害了被攻击方的品牌形象和商业声誉,更深层次地,它正在系统性地侵蚀消费者对整个汽车行业的信任基石。当消费者无法通过企业宣传获取真实、客观、可验证的信息时,其最基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便被无情剥夺,最终必然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与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对此类虚构、夸大产品性能的虚假宣传行为有明确规定,一经查实,将面临严厉处罚。例如,此前北京某汽车销售公司就因虚假宣传“京牌指标”而被罚款20万元,这清晰地表明了监管部门对虚假宣传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要真正筑牢汽车营销的诚信防火墙,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多方协同,构建一套涵盖测试规范、宣传伦理和法律责任的全面防范机制。首先,必须彻底强化汽车碰撞测试的标准化和透明化。虽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NCAP)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汽车技术研究院(C-IASI)等权威机构已在进行碰撞测试,但企业自定义的非标准测试仍是监管的“灰色地带”。我们应借鉴德国TÜV认证体系的多方制衡机制,由国家主导,联合行业机构、车企和消费者组织,共同参与制定更全面、更严苛、更贴近真实事故场景的测试标准。

其次,必须引入更具创新性与强制性的监管模式。例如,可以强制推行“车辆数字护照”制度,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车辆从生产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数据,确保所有测试原始数据(包括碰撞角度、速度、车辆状态、改装情况、甚至测试车辆的采购来源和历史记录)云端可查,且不可篡改。同时,对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更严格的资质审查和定期复核,建立“黑名单”制度,一旦发现商业利益干扰测试公正性,立即吊销其资质并追究法律责任。此外,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虚假宣传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的企业依法严惩,提高违法成本,让“作弊”的收益远低于其风险,形成有效震慑。

最后,行业协会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更具约束力的营销宣传伦理规范,明确禁止通过贬低竞争对手、制造极端场景、使用误导性语言等方式进行不当营销,倡导理性、客观、基于事实的宣传。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也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批判性思维,不应仅凭一两个极端测试场景或煽动性广告就做出判断,而应综合考虑权威机构评测、实际使用反馈、以及多方信息交叉验证。只有当所有汽车企业都将诚信视为其最核心的竞争力,整个行业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消费者才能真正安心购车,中国汽车产业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真正的尊重,实现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营销的本质是建立信任,而非透支信任。重建信任,刻不容缓。这是中国汽车产业从“大”走向“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对每一个生命负责的道德底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