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汽车市场,尤其是电动车这块,真是一天一个样,让人眼花缭乱。
这边刚发布个充电五分钟能跑两百公里的,那边又出来个车里能K歌、能打游戏的大彩电。
各种新技术、新名词,像是激光雷达、智能座舱,听着都挺玄乎。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想换台电动车,有时候真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
就在这么个“神仙打架”的环境里,丰田不紧不慢地推出了它的新车,叫bZ5。
很多人看到这车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有点纳闷:这车的外观不算最扎眼的,内饰看着也挺朴素,动力参数跟国产新势力一比,好像也没啥优势。
那么,丰田到底在想什么?
是它跟不上时代了,还是它走的本就是一条不一样的路?
这车到底值不值得咱们老百姓花钱去买,咱们今天就把它里里外外掰扯清楚。
咱们先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说起,就是这车的外观和内饰。
bZ5的长相,一看就是丰田bZ家族的风格,车头设计得有棱有角,挺有未来感的,但又没那么夸张。
关键在于它的车身造型,它没有像很多纯电轿车那样,为了追求好看,把车顶做得特别低,形成一个大溜背。
bZ5的车身比例更像咱们熟悉的传统家用车,这么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车里的空间大了。
尤其是后排,你坐进去会发现头顶上很宽裕,不会有压抑的感觉,这对于家里人高马大的,或者经常需要带老人孩子出门的家庭来说,是个实实在在的优点。
后备箱也一样,开口大,内部平整,能装的东西也更多。
可以说,在设计上,丰田首先考虑的不是这车怎么才能成为马路上的焦点,而是怎么让一家人坐着舒服、用着方便,这种务实的想法,贯穿了整台车。
再拉开车门坐进去,第一感觉可能不会让你“哇”的一声叫出来。
中控台上没有用大面积的皮革或者翻毛皮去包裹,摸上去硬塑料的地方不少。
但是,你静下心来仔细看,就能发现丰田的“看家本领”了。
那就是做工。
车里各个部件之间的缝隙,处理得特别均匀细致,你用手去按一按中控台或者门板,不会有松松垮垮、吱吱呀呀的响声。
这种扎实的感觉,是一种品质的体现,它可能不会给你带来面子上的满足,但能给你长时间使用的信心。
车里那块12.3英寸的中控屏幕,尺寸够大,用起来反应也快,滑动菜单、点开应用都挺流畅的。
不过,它的操作界面设计得比较传统,功能菜单藏得稍微有点深,不像现在很多国产车那样,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摆在第一页。
但它有一个特别好用的地方,就是无线连接手机的CarPlay功能,连接速度快,而且非常稳定,基本上你一上车,手机导航和音乐就自动连上了,这对于天天开车的人来说,比那些花哨但不稳定的功能要实用得多。
接下来,咱们聊聊电动车的核心,也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三电”系统。
从数据上看,bZ5的单电机版本有184马力,这个数字放在今天这个动不动就三四百马力的电动车市场里,确实显得很普通。
但是,开车不是光看数据的。
丰田的工程师把调校的功夫下在了你看不到的地方。
这台车开起来,尤其是在城市里,感觉非常轻快。
你踩下电门,动力来得又快又平顺,没有燃油车那种思考一下再往前窜的迟滞感。
等红绿灯起步、在车流里并线穿梭,都显得游刃有余。
它的动力不是为了让你去跟人飙车,而是为了让你在日常驾驶中感到轻松。
至于它的四驱版本,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提升加速性能,而是在下雨下雪天,路面湿滑的时候,提供更好的抓地力,让车开起来更稳、更安全。
这就是丰田的造车理念,性能要为实用和安全服务。
再说说续航和充电,这是大家买电动车最关心的问题。
bZ5用的是一块72.8度的电池,官方说的CLTC续航里程是560公里。
当然咱们都知道,这个官方数据是在理想条件下测出来的,实际开起来肯定要打点折扣。
根据很多车主的实际反馈,在市区和高速路况综合着开,这台车踏踏实实跑个450公里左右是没问题的。
这个成绩不算最顶尖的,但丰田在续航显示上做了一个很聪明的设计,它的续航里程计算方法非常保守。
举个例子,当仪表盘上显示还能跑50公里的时候,你其实还能安稳地开出更远的距离,它给你留了充足的余量。
这种做法,能极大地缓解司机的“里程焦虑”,不用眼看着续航数字往下掉就心慌。
充电方面,它的最快充电功率是100千瓦,从百分之三十充到百分之八十,大概需要半个小时。
这个速度和现在最新的800V平台比起来不算快,但它的一个很大优势是充电桩的兼容性很好,在国内各种品牌、新旧不一的充电桩上,它很少会出现充不进电或者频繁断开的情况,对于偶尔需要跑长途的人来说,这种“不挑食”的特性反而更让人放心。
当然,它也有电动车的普遍短板,就是在冬天低温环境下,电池续航的衰减还是比较明显的。
最后,我们来谈谈开起来的感受。
如果你以前开过丰田的燃油车,比如凯美瑞或者荣放,那么开上bZ5,会有一种特别熟悉的感觉。
它的底盘调校得非常舒服,在经过一些坑洼路面、减速带或者井盖的时候,悬挂能把大部分颠簸都过滤掉,传递到车里的感觉很柔和、很厚重,不会有多余的晃动。
这种舒适的乘坐体验,对于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来说非常友好。
方向盘的手感很轻,转动起来不费力,但指向性不是那种特别贼、特别灵敏的类型,车头的反应会稍微稳重一些,这很符合它家用车的定位,就是让你开着轻松、不紧张。
在隔音方面,因为没有了发动机,车内本身就很安静,电机的啸叫声也抑制得很好。
不过速度快起来之后,比如上了高速,风噪声会稍微有些明显,这可能跟它那身为了造型而设计的棱角线条有点关系。
在智能驾驶辅助上,它搭载了丰田最新的TSS 3.0系统,相比老款,它对于侧方车辆突然并线这种危险情况的识别能力强了不少,能更早地提醒你并帮你减速。
但像自动变道这种更高级的功能,它的触发条件就非常严格,必须在路况和标线都特别好的情况下才能用。
这背后是丰田一贯的谨慎态度,他们认为这些功能是用来提升安全性的,是关键时刻的保障,而不是让司机完全撒手不管的“自动驾驶”,方向盘最终还是要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