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董事长重磅发声!企业进入战时状态,行业大战一触即发!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闹得挺大,就是广汽集团的董事长冯兴亚,在一次行业大会上直接喊话,说广汽从今天起,要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这话一说出来,很多人都觉得有点懵,广汽这么大一个国企,家大业大的,怎么突然就要“打仗”了?

这仗是跟谁打?

又是为什么非打不可?

广汽董事长重磅发声!企业进入战时状态,行业大战一触即发!-有驾

其实这背后,是广汽被逼到墙角之后的一次绝地反击,也是咱们中国汽车市场现在激烈竞争的一个真实写照。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要弄明白广汽为啥这么着急,咱们得先看看他们家最近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简单来说,就是日子不好过,压力非常大。

根据公开的信息,就在2025年上半年,广汽集团的经营状况不太理想,甚至亏了不少钱。

这对于一个以前靠着广汽本田、广汽丰田这两家合资公司就能舒舒服服赚钱的大集团来说,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过去,大家买车,很多人都认准了合资品牌,觉得技术成熟、质量可靠。

但现在情况变了,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像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车子做得越来越好,尤其是在新能源车这块,玩得风生水起。

这么一来,合资品牌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买的人少了,广汽的“钱袋子”自然就瘪了下去。

更要命的是,广汽在新能源这波最大的浪潮里,有点没跟上节奏。

董事长冯兴亚自己也承认,公司之前对“里程焦虑”这个问题判断失误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前几年大家都觉得纯电动车是未来的方向,广汽也把宝押在了纯电上,主推旗下的埃安和昊铂品牌。

纯电车确实好,环保、用电便宜、开起来也安静。

可问题是,咱们国家地方大,不是所有地方都像大城市一样,出门到处都是充电桩。

很多人想买新能源车,但又担心开长途回老家、或者去偏远点的地方旅游,车子半路没电了,那可就麻烦了。

就在广汽主攻纯电的时候,比亚迪搞出了DM-i插电混动,理想汽车搞出了增程式电动车。

广汽董事长重磅发声!企业进入战时状态,行业大战一触即发!-有驾

这两种车,平时在市区可以用电,省钱;跑长途可以用油,完全没有里程焦虑,一下子就戳中了很多消费者的心窝子,车卖得特别火。

反观广汽,手里只有纯电车,看着别人大口吃肉,自己连汤都快喝不上了。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到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在整个汽车市场的占比已经高达44.3%,快占了一半了。

在这场新能源的盛宴里,广汽显然没有抢到一个好位置,心里能不急吗?

除了战略上的失误,整个市场环境也变得异常残酷。

从2024年开始,一场史无前例的“价格战”席卷了整个中国车市。

从十几万的家用车到几十万的豪华车,大家都在降价,你降一万,我降两万,恨不得把车子当白菜卖。

这么一搞,车企的利润被压得极低,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掉到了4%以下。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是车企辛辛苦苦造一辆十万块钱的车,最后可能就赚不到四千块钱,这还没算上各种研发、营销的巨大投入。

在这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混战里,广汽既要面对销量下滑的压力,又要应对降价带来的亏损,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所以你看,业绩亮红灯、技术路线没踩准、市场又在打“肉搏战”,这三座大山压下来,广汽已经是退无可退了。

冯兴亚喊出“战时状态”,其实就是吹响了反攻的号角,再不拼命,可能就真的要掉队了。

光喊口号没用,得有实际行动。

广汽这次是真的下了狠心,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名字也很响亮,叫“三大战役”。

目标也很明确:到2027年,自主品牌的车要卖出200万辆,其中还有50万辆要卖到国外去。

这个目标可不低,那具体要怎么干呢?

广汽董事长重磅发声!企业进入战时状态,行业大战一触即发!-有驾

首先,是改变打法,不跟别人硬拼价格了,要打“价值战”。

冯兴亚想得很明白,一直降价是死路一条,得让消费者觉得你的车“值”。

怎么才算值?

技术得硬,体验得好。

所以广汽第一步就是“亡羊补牢”,赶紧补上之前在插电混动和增程技术上的短板。

比如,他们马上要推出一款叫昊铂HL的增程版新车,号称能跑1200公里,这一下就把续航的优势给拉满了,直接对标市场上最强的对手。

更关键的一步棋,是跟华为深度合作。

这可以说是广汽的“杀手锏”。

冯兴亚亲自带队去华为总部谈,两家要成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专门造车。

计划在2026年,就要推出搭载华为全套智能系统的新车。

现在大家买车,越来越看重车里的那个大屏幕好不好用,导航聪不聪明,自动驾驶靠不靠谱。

而这些,恰恰是华为的强项。

广汽的车身制造技术,加上华为的“智能大脑”,这组合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

虽然跟华为合作太深,可能会让广汽在某些方面受制于人,但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能拉来一个强力外援,先打赢眼前的仗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是内部要进行一场大手术。

为了让整个公司运转得更快、更有效率,广汽做了一个大决定:把集团总部从繁华的市中心,搬到了制造业集中的番禺区。

这可不只是换个地方上班那么简单。

广汽董事长重磅发声!企业进入战时状态,行业大战一触即发!-有驾

他们的目的是要把负责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团队都放在一起,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什么问题当面沟通,马上解决,避免了以前那种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反应迟钝的问题。

这就好比打仗,把指挥部、弹药库和前线部队都放在一个阵地上,炮弹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炮手手里。

同时,公司内部的管理流程、研发体系也都要改,一切都为了“快”,为了能迅速响应市场的变化。

最后,在服务和市场上,也要两条腿走路。

在国内,要把销售网络铺到三四线城市去。

这些地方的消费者,对增程和插混车型的需求非常大,是广汽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在国外,则把目光瞄准了欧洲市场。

计划从2025年开始进入欧洲,到2028年要覆盖整个欧洲。

这当然很难,欧洲市场标准高,竞争对手也多,不光有老牌的欧洲车企,还有同样出海的比亚迪、奇瑞这些中国兄弟。

在海外建销售店、做售后服务,都需要花大价钱。

但这也是必走的一步,国内市场已经“卷”成这样了,必须到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去寻找机会。

总的来说,广汽这次宣布进入“战时状态”,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自救行动。

从战略调整、技术补课,到内部改革、市场扩张,每一步都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心。

这场仗能不能打赢,现在还不好说。

新推出的车型消费者买不买账?

和华为的合作能不能顺利产出爆款?

这些都是关键。

但无论如何,对于一个老牌国企来说,能有这样的危机感和变革的勇气,本身就值得肯定。

而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车企之间竞争越激烈,我们能买到的车可能就越好、越实惠,这终归是一件好事。

这场广汽的“生存之战”,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