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付军最近挺猛。
这人以前不显山不露水,现在倒好,直接把北汽制造的老底子掀了个底朝天,押上全部身家搞了个新品牌——锐胜,专攻MPV。你说巧不巧,北汽当年靠BJ212这种硬桥硬路的军用越野起家,钢板弹簧、非承载式车身、机械感拉满,那会儿叫“皮实”,现在叫“原始”。结果现在转身就造起大七座、九座的商务车,还一口一个“家庭出行”“舒适驾乘”,听着都像换了个人。
但你细品,这事儿还真不是拍脑袋。
BJ212当年为啥能火?说白了,就是够用、扛造、不娇气。那会儿老百姓要的不是豪华,是能拉人能拉货还能翻山越岭。现在呢?城市里谁天天去越野?大家要的是接送孩子、跑跑短途客运、搞搞小生意,既要能装,又不能太贵。锐胜M8这车,5317mm车长,3200mm轴距,七座九座随便选,双侧电动滑门带可升降侧窗,商用通风,家用隔音,这不就是冲着“实用”两个字来的?
更狠的是动力布局。增程、纯电、CNG(压缩天然气)全给你安排上。CNG你可能不熟,简单说就是烧气,燃料成本能比汽油低一半还不止,对那些天天跑城配、乡镇线路的用户来说,回本快才是王道。这一招,直接把使用场景打穿了。
但问题也在这儿。
你去看传祺M6,后悬架用的是扭力梁,虽说不算高级,好歹比钢板弹簧舒服。结果网上风声传锐胜M8后悬还是钢板弹簧,我一听就乐了。这玩意儿一般不都用在皮卡和轻卡上吗?承载是强,可滤震?别想了,过个减速带后排能蹦三下。你要真拿它当家用车,老婆孩子坐一回,估计回头就得跟你闹离婚。
可你要说它只当工具车用,那五菱征程早就在那蹲着了,起售价才7万出头,锐胜M8要是卖到十五六万,中间这价差怎么填?拼品牌?别克GL8、丰田赛那在高端市场稳得一批,一个靠商务口碑,一个靠混动省油,人家底盘调校、NVH(噪音振动控制)都是多年打磨出来的。锐胜一个新牌子,连4S店网络都没铺开,维修保养能不能跟上都两说。
更别说智能这块。现在连五菱都开始堆大屏、上智驾了,你再看锐胜,中控看着规整,但车机反应速度、语音识别准不准、有没有FOTA升级?这些细节根本没人提。对比极氪009那种把MPV当智能终端做的车,锐胜这思路还停留在“能跑就行”的阶段。
陆付军的野心写在脸上:2025到2027抢市场,2030年要当MPV老大。听着挺燃,可现实是,MPV大盘子本来就小,去年全国卖不到150万辆,新能源占比还不到三成。你想吃增量,得等整个蛋糕做大。可别人也不是睡着了,腾势D9降价、传祺E9推新款、小鹏X9主打高阶智驾,哪个都不是善茬。
说白了,锐胜想走的路,是用工具车的成本结构,去撬动家用+商用的混合需求。这招险,但真能成,也不是没可能。前提是,你得让用户相信,这车修起来不难、配件不贵、开着不颠。否则,再大的空间、再多的动力选项,都是白搭。
江湖上常说一句话:造车可以赌,但别拿用户当筹码。锐胜这盘棋,是成是败,不在PPT上,而在每一辆开上路的M8底盘里。陆付军想翻盘,靠的不是口号,是路上跑出来的口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