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汽车市场,尤其是价位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万区间的大型家用SUV领域,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款名为零跑D19的新车横空出世,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无论是专业的汽车论坛,还是车友们日常闲聊的微信群,到处都能看到关于它的讨论。
有些朋友非常激动,直接把它称作是“理想L9的平价替代品”,认为它用更亲民的价格,实现了相似的家庭用车体验;也有一大批人把它誉为“性价比的终极形态”,觉得它把配置给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有赞美就有争议,两种声音此起彼伏,争论不休。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在这个价位区间,过去我们很难想象会有一款车,敢于直接配备高通骁龙8295这种顶级的智能座舱芯片,同时还把用于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也一并装上,更别提它还有着超过五米二的车身长度和三米一的超长轴距。
这些配置单拎出来任何一项,都足以成为一个卖点,而零跑却把它们全部整合到了一台车上。
热闹的讨论背后,真正准备掏钱的消费者们心里其实都在打鼓:厂家宣传的这些眼花缭乱的配置,究竟是真正能解决我们日常带孩子出门、节假日跑长途的实际困难,还是仅仅为了在宣传时听起来更响亮、看起来更唬人的噱头?
毕竟,花二三十万买一台车,对于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不是一笔小钱,谁也不想成为厂家“堆砌配置”的试验品。
咱们先从大家最关心,也是讨论最激烈的一点说起,那就是它的性价比到底体现在哪里。
很多人说它“香”,这种感觉并不仅仅是看个热闹或者听个宣传。
零跑D19的做法,可以说相当直接,它把许多以往只在五十万级别豪华车型上才能见到的硬件,直接下放到了三十万以内的市场。
我们具体来看,五米二的车长和三米一的轴距,这两个数字可能听起来有些抽象,但转化到实际乘坐体验上,就意味着它的后排空间非常宽敞,即便同时坐下三位身材正常的成年人,彼此之间也不会感到拥挤,腿部和头部空间都绰绰有余。
对于那些经常需要全家出行的用户来说,这样的空间表现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它的底盘结构。
它全系标配了前双叉臂加上后五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在高配车型上甚至还提供了空气悬架。
可能对汽车机械结构不太了解的朋友会问,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对比就明白了。
在同一个价格区间,像特斯拉Model Y的后驱版车型,其后悬架是五连杆,而问界M7的前悬架则采用的是更为常见的麦弗逊式。
相比之下,前双叉臂悬架通常被认为在操控稳定性和抑制车身侧倾方面有更好的表现,成本也更高,是很多豪华品牌和性能车型的首选。
零跑D1e9在底盘硬件上的投入,可以说是在同级别中形成了一种“越级”的优势。
那么,它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关键就在于其官方宣称的高达百分之八十的自研率。
从核心的CTC 2.0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到驱动车辆的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系统,绝大部分都是零跑自己研发和生产的。
这就好比开一家餐厅,别人家的食材都是从外面高价采购的,而零跑是自己开辟了农场,从源头上控制了成本,省去了大量支付给外部供应商的费用和利润。
因此,它并不是在做亏本的买卖,而是把其他品牌可能花在品牌宣传、渠道建设上的钱,实实在在地投入到了车辆的硬件配置上,让消费者能够用更少的钱,买到更高规格的产品。
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趋成熟和强大的整合能力。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的智能化表现,高通骁龙8295芯片和激光雷达的组合,在日常使用中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提升。
首先是这颗8295芯片,它被誉为目前量产车中最强大的“大脑”之一,其计算能力是上一代主流芯片8155的好几倍。
这种强大的算力反映到车机系统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流畅”。
当你坐进车内,面对那块由三块屏幕组成的交互界面时,无论是滑动菜单、打开应用程序,还是缩放导航地图,系统的响应都非常迅速,几乎没有任何延迟和卡顿,这种体验甚至比很多新款的旗舰智能手机还要顺滑。
更贴心的是,它的语音识别系统支持四个音区的独立识别。
这意味着什么呢?
举一个很常见的家庭出行场景:你正专心开着车,后排的孩子突然说“我想看动画片”,系统能够准确地识别出这个指令是来自后排,并自动在后排的娱乐屏幕上播放,而不会影响到你正在收听的导航或者音乐。
这个功能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极大地提升了便利性和安全性,驾驶员无需再分心回头去操作屏幕。
再说到那个安装在车顶的激光雷达,它配合零跑自研的凌芯03智能驾驶芯片,为车辆的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NOA)提供了强大的感知能力。
在高速公路上开启这个功能后,车辆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样,自主地跟随前车、判断时机完成变道超车,在通过一些弧度较大的弯道时,对车速的控制也显得非常平稳和线性,不会给车内乘客带来突兀感。
对于那些经常需要长途驾驶的用户来说,这套系统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驾驶疲劳。
不过,我们也要客观地认识到,目前由于相关法规的限制,真正意义上的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尚未对公众开放。
因此,激光雷达在现阶段更多的是一种“硬件冗余”或者说是“为未来做的准备”,我们日常使用得最多的,依然是功能更强大的L2+级别辅助驾驶。
这一点,准备购车的消费者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心理预期。
当然,衡量一辆家用SUV是否优秀,除了看那些高科技配置,更要看它在细节设计上是否真的“懂生活”。
零跑D19在这方面也花了不少心思。
比如,它在后排配备了独立的娱乐屏幕,在长途旅行中,孩子们可以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老人也可以听听戏曲,互不干扰,让旅途更加和谐。
全车设计了多达二十六处储物空间,大到背包、水壶,小到奶瓶、湿巾、儿童玩具,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存放,让车内环境保持整洁有序。
还有一个特别值得称赞的设计,就是它宽达190毫米的中央通道。
这个宽度意味着,家长抱着孩子从一侧车门上车后,可以比较从容地转身,将孩子安放到另一侧的儿童安全座椅上,而不需要像在很多车里那样,侧着身子费力地挪动。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设计,虽然不会被写在配置单的第一行,但却能在日复一日的使用中,实实在在地提升家庭用车的幸福感和便利性。
最后,我们来谈谈所有新能源车主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里程焦虑。
零跑D19提供了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来应对。
纯电版本采用了先进的800V高压平台技术,这项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充电速度快。
根据实际测试,在配套的超快充电桩上,充电十分钟就能补充大约三百公里的续航里程,这个速度比市面上很多同价位的400V平台车型要快上近百分之三十。
其标称的630公里CLTC续航里程,对于大部分城市用户来说,满足一周的通勤需求,做到一周一充是完全足够的。
而增程版车型,则可以说是为了彻底打消里程焦虑而设计的。
它搭载了一台热效率高达百分之四十的增程器,相当于一个高效的随车“发电机”,再配合自身超过二百公里的纯电续航能力,使其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一千二百公里以上。
这意味着你加满一箱油、充满电,理论上可以从北京一直开到上海,中途无需为寻找充电桩而烦恼。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现实问题需要指出:尽管800V快充技术很先进,但与之配套的超快充电桩目前的普及率还不够高,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这类充电设施还比较稀少。
因此,如果你生活的城市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那么纯电版本的快充优势可能就暂时无法完全发挥出来,这一点在选择时需要提前做好规划。
总的来看,零跑D19在空间、智能化和续航这些家庭用户最核心的需求点上,确实给出了很有诚意的解决方案。
然而,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品牌,它在长期的品控稳定性、售后服务网络的覆盖广度和深度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向市场证明自己。
对于消费者而言,摆在面前的是一个选择:是愿意为眼前这些实实在在的配置红利和高性价比买单,成为新技术的尝鲜者,还是选择再观望一段时间,等待它交出一份更稳定、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长期答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