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咱们这周又来聊聊新势力卖车那点事儿。 刚看到易车发布的第37周销量数据,不得不说,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真是越来越热闹了,小米和问界这两家直接包揽了前三名,这势头猛得让人忍不住想多瞄两眼。 先给大家报个数,小米SU7这周卖了5200台,稳坐第一;问界M8紧跟其后,一周卖出4800台;第三名是小米刚推出不久的YU7,也卖了4600台——这阵仗,简直就是“双雄争霸”加“自家兄弟一起上”的节奏啊。
先说说小米SU7吧,这车从上市开始就话题不断。 作为小米的第一款车,它定位挺聪明的,不是那种硬要拼高端的路线,反而抓住了不少年轻人和中产家庭的心。 外观设计走的是简约科技风,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线条,但整体看起来挺流畅,像是一台从未来溜达过来的轿跑。 我上次试驾的时候,最直观的感受是它开起来特别轻快,电门响应贼灵敏,城市里超车变道根本不用犹豫。 续航方面,官方数据是700公里左右,实际用下来大概能到600多,日常通勤或者周末郊游完全够用。 内饰这块,中控大屏加上智能语音助手,用起来顺手,不过材质细节不算顶级,但对的起它的价格。 朋友们,如果你预算在20万出头,又想买台颜值能打、技术不拉胯的电车,SU7还真值得瞅瞅。
接着来看问界M8,这车卖得好一点都不意外。 它和自家大哥M9长得挺像,都是那种大气稳重的范儿,开出去有面子。 价格虽然冲到了35万以上,但配置也给得足,空气悬挂、激光雷达、鸿蒙车机系统啥的都没缺席。 我身边有个朋友刚提了M8,他说最爽的是跑长途——座椅按摩一开,隔音又好,简直像移动的客厅。 动力上,双电机四驱版本推背感十足,百公里加速不到4秒,但能耗会稍微高一点,适合那些对性能有要求的朋友。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平时主要在市区转悠,可能没必要上顶配,中配版本已经够豪华了。
小米YU7作为一匹黑马,冲进前三确实让人意外。 它是小米的第一款SUV,看来小米是想趁热打铁,多占几个细分市场。 YU7的设计比SU7更居家一些,空间也大了不少,后排坐三个成年人都不挤。 我试驾时感觉它的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时滤震效果不错,适合家庭用户。 智能方面延续了小米的强项,支持手机互联和OTA升级,用起来挺省心。 不过因为刚上市,一些长测数据还没出来,如果你介意的话可以再观望一下。
除了前三,榜单中间几位也挺有看头。 零跑C10和小鹏MONA M03都是3200台的销量,这两台车走的是性价比路线,适合预算有限但又想体验智能电车的朋友。 理想L6卖了3000台,增程式的优势还是明显,没续航焦虑,适合经常跑长途的人。 问界M9和零跑C11、B01这些也都稳在2000台以上,说明现在市场选择多了,大家更愿意挑适合自己的车。
聊到这,我得插一句,买电车真的不能光看数据,实际体验太重要了。 比如智能驾驶辅助,有的车参数漂亮但用起来卡顿,有的则是润物细无声那种好用。 还有充电便利性,自家有桩和全靠公共电桩,体验差太多了。 朋友们,如果你正考虑买车,一定要去试驾,最好带上家人一起体验空间和舒适度。
再说回这周的销量,小米和问界能领先,不光是因为产品力强,也和它们的营销策略有关。 小米靠生态链吸粉,问界背靠华为的技术加持,两家都挺会玩。 不过其他品牌也没闲着,像蔚来、小鹏、理想这些,都在憋大招呢。 市场越来越卷,受益的肯定是咱们消费者。
最后扯点实在的,买电车说到底还是看需求。 你要是就城市代步,那续航500公里和700公里差别不大;要是经常跑高速,那智能驾驶和充电速度就得优先考虑。 还有啊,售后服务也很关键,网点多不多、响应快不快,这些都得提前做功课。
好了,今天的数据就聊到这。 朋友们,看了这周的销量榜,你有没有心动的车型? 或者你已经开了其中某台车,来分享一下体验呗!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