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国的汽车市场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
过去我们一提到好车、豪华车,脑子里蹦出来的无非就是奔驰、宝马、奥迪这几个德国品牌,它们就像是汽车界的“金字招牌”,开出去代表着身份和地位。
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一大批优秀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迅速崛起,它们不仅技术先进、设计新颖,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亲民,直接冲击了传统豪华车的市场地位。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就连高高在上的BBA也不得不放低姿态,开始打起了“价格战”。
比如,曾经要四五十万才能落地的宝马5系,现在有些地方的优惠算下来,裸车价甚至跌破了三十万,奥迪A6L的情况也差不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像沃尔沃这样的二线豪华品牌,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沃尔沃这个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一直很独特,它不像是BBA那样张扬,而是主打一种低调的安全感和北欧的简约风格,就像一位沉稳内敛的绅士。
这种风格吸引了一部分忠实用户,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有点慢,尤其是在电动化浪潮席卷而来的时候,沃尔沃显得有些跟不上趟。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沃尔沃终于下定决心,要拿出一款真正有竞争力的纯电动轿车来证明自己,这就是最近备受关注的沃尔沃ES90。
这款车的出现,被看作是沃尔沃全面拥抱电动化时代的一个重要信号,那么,它到底有没有实力在中国这个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市场里站稳脚跟呢?
要全面地了解沃尔沃ES90,我们首先得明白它和沃尔沃以前的电动产品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在ES90之前,沃尔沃也推出过一些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车型,比如S90的插混版。
但在很多懂车的人看来,那些车本质上属于“油改电”的产物。
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但其实很好理解。
所谓的“油改电”,就好比你有一套原本设计用来住人的燃油车框架,现在为了顺应潮流,硬是在这个框架里塞进了一套电池和电动机。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车子会变得很重,内部空间因为要迁就电池的布局而变得不合理,整体的效率和性能也达不到最优状态,开起来总感觉有些别扭。
这是一种在旧有基础上进行修补的妥协方案。
而全新的沃尔沃ES90则完全不同,它诞生于一个叫做SPA2的全新平台。
这个平台是沃尔沃专门为了开发新一代电动车和高端混动车而设计的,可以看作是一张白纸,工程师们可以从零开始,最合理地规划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位置。
这就好比是建房子,一个是老房改造,一个是根据最新理念全新设计建造,后者的结构、空间利用率和整体性能自然要优秀得多。
这种原生纯电平台的优势,最直观地就体现在车内空间上。
开过传统燃油轿车的人都知道,后排中间的地板上总会有一个高高凸起的“鼓包”,那是为了给传动轴留出空间,导致坐在中间的乘客非常不舒服。
而ES90作为纯电平台的产品,没有了传动轴的束缚,后排地板可以做得非常平坦,大大提升了乘坐的舒适性和空间感。
可以说,ES90是沃尔沃在电动化道路上一个“血统纯正”的后代,它从根本上摆脱了“油改电”的影子。
看完了出身,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具体实力,也就是硬件配置到底怎么样。
在动力和续航方面,ES90预计会采用和它的老大哥、旗舰SUV车型EX90相似的动力系统,也就是前后双电机组成的四轮驱动系统,这能保证车辆在各种路况下都有着出色的动力响应和行驶稳定性。
更关键的是,它将搭载一块容量高达111千瓦时的大电池,这块电池来自全球顶尖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为它提供了理论上能达到600公里甚至700公里的超长续航能力。
此外,ES90还应用了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800伏高压平台。
这项技术是目前高端电动车的标志性配置,它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大幅提升充电速度。
如果说普通电动车的400伏平台充电像是用普通水管接水,那800伏平台就相当于换成了消防水带,充电效率极高,理论上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比如十几分钟,就补充几百公里的续航。
这对于缓解用户的“续航焦虑”,尤其是对于经常需要跑长途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
在外观设计上,ES90也力求突破。
它延续了沃尔沃经典的“斯堪的纳维亚”极简设计语言,但又融入了更多属于电动时代的科技感。
标志性的“雷神之锤”大灯变得更加纤细和锐利,并且具备了智能照明功能,前脸则采用了全封闭式的格栅,这是纯电动车最典型的特征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车顶的位置,ES90安装了一个小小的凸起,那就是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被认为是实现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核心硬件,它就像是汽车的“超视距眼睛”,能更精准地感知周围环境,为自动泊车、高速领航等功能提供强大的硬件支持。
车身侧面线条流畅,采用了半隐藏式的门把手,有助于降低风阻。
车尾的“C”字形尾灯设计也很有辨识度,整体造型既保留了沃尔沃的典雅,又增添了前卫感。
进入车内,ES90的内饰设计同样遵循极简主义。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控台中央那块尺寸巨大的竖向触摸屏,预计尺寸会达到13.8英寸以上。
这块大屏集成了导航、娱乐、车辆设置等几乎所有的功能,使得整个中控区域的实体按键数量大大减少,看起来非常清爽、统一。
换挡机构也采用了小巧精致的旋钮式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车内的科技氛围。
这种设计风格的优点是简洁高级,缺点则是一些习惯了实体按键的驾驶者可能会觉得在开车时进行盲操作不太方便。
那么,这样一款从平台到技术、再到设计都焕然一新的沃尔沃ES90,如果真的进入中国市场,它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呢?
答案是,挑战巨大。
它的竞争对手可以分为两大阵营。
第一阵营是实力强劲的国产新势力品牌,比如凭借极致性价比和流量营销一炮而红的小米SU7,以出色操控和性能著称的极氪001,靠顶级服务和换电体系建立护城河的蔚来,以及搭载了华为强大智能驾驶和座舱系统的问界系列。
这些国产品牌在智能化、软件生态和用户体验的快速迭代上,有着传统车企难以比拟的优势。
第二阵营则是它的老对手,同样在向电动化转型的传统豪华品牌,比如宝马i5和奔驰EQE。
这些车型虽然在某些技术参数上可能不如新势力亮眼,但它们背后是上百年的品牌积淀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那个蓝天白云标或者三叉星徽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因此,沃尔沃ES90的最终定价就显得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决定了它的成败。
如果它的主销车型价格真的能像一些人猜测的那样,控制在30万元左右,与现款的燃油版S90持平,那么凭借其纯正的电动平台、出色的三电系统和沃尔沃一贯的安全口碑,它无疑将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考虑到其全新的平台、大容量电池以及旗舰级的定位,这个价格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更现实的定价区间很可能会落在40万到50万之间。
而在这个价格区间,消费者的选择就太多了。
他们既可以买到配置更高、智能化体验更好的国产品牌旗舰,也可以选择品牌光环更强的BBA入门级电动车。
沃尔沃ES90夹在中间,它所仰仗的“安全”和“低调”标签,是否还足以支撑起这样的售价,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它买单,这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