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早上八点,我走进了奇瑞展厅。这个时间点并不容易遇到车主,空气里只有新车皮革的味道和保洁阿姨洗完地留下的淡淡消毒水。瑞虎X就在展厅中央,黑白拼色的车身,像孤独的棋子落在棋盘中央,等着谁出手。旁边的销售低声聊着:“我们这车设计,真是越来越有审美了。”喜欢这种说法,“审美”这个词总带点主观色彩,好像谁懂谁不懂就成了炫耀的资本——在理工男眼里,更是如此。
面对这个“方盒子造型”,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近年的流行趋势吗?硬朗、平直、略带复古的形象,比以前奇瑞的“圆润”美学更带点狠劲。前脸调整了,大灯变得平行,原来的“H”造型悄然消失,这些都是设计师们用CAD和泥塑琢磨了很多轮的结果。你能看见他们在电脑屏幕那边加了红线、减了曲线的挣扎。有人说理工男不懂审美,奇瑞这波操作明明在“用公式推导颜值”,比隔壁艺术家多了点理性,也许少了点情感。
车头依旧高傲,和瑞虎9的家族脸型相差不远,但气质更“整肃”了。就像刚理完发的工程师,比早上没睡醒的程序员多了点锐利。细节缩减,之前那几道杠你找不到了,精简成了光滑的面——一种“删繁就简”的进化方式,做审美也是做简化。
车尾没有过多拖泥带水,尾灯的一点点变化,都是在降低视觉负担。套用一句汽车圈的玩笑,“能把灯做得不难看,设计师至少是吃过苦的”。不用多炫,用点线面说话。视频详述,肉眼一秒带过,这些“小变化”才是能考验设计功底的地方。
新车提供了燃油和混动版本,不说别的,名字就够绕。“风云A9L”“风云A8i”这些编号,像是高数试题里的变量,谁记得住?不过,年轻人显然乐于称呼它们为“高性能运动版”,哪怕运动只是外观加了“大尾翼”和一组夸张的套件,能唬住学弟学妹,已经很值了。轮毂设计成了亮点,强烈建议给别的运动版也安排上,毕竟,好看的轮子永远不嫌多。
价格猜测环节,是销售最喜欢的悬疑剧。“新上市的G700 30.49万,现在G500要来了,起步会不会20多万?”大家都在猜,没人敢说准。根据车身姿态和主打定位,和市面上的钛7一样,“主打城市通勤”。不过,那个“小书包”——其实是无法再装下全尺寸备胎的小空间,告诉你奇瑞的工程师对“城市SUV”理解很通透,人不必随时准备翻山越岭,大概率只是堵在高架上刷手机。
星纪元ES的前脸,属于那种“第一眼攻击力”的选手,21寸轮毂就是YYDS(永远的神),实话说好看是好看,但工程师设计师们估计又得被市场部催着快量产。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只有不断苟且的迭代。
讲了这么多设计细节和产品版本,躲不过一个事实:奇瑞的车越来越好看是真的。但“好看”不是玄学,是办法一堆又一堆:设计师年轻了,审美倾向跟着变化,审美多数是“90后”的,不是官僚架子;年轻团队喝咖啡听嘻哈,不是老一辈的绿茶和昆曲;甚至连工作流都像硅谷公司那样异步协作。汽车圈有个规律,厂商谁能早点“看懂年轻人”,谁就能多卖一年。
奇瑞这一波是“理工美学”胜利,套路很简单,工程师们先用公式推算出整车比例,再交给设计师画点青春的线条,不是艺术家闭门造梦,是做题家的直线与效率,一切都精准计算。顺便说个黑色幽默:在奇瑞历史上,最头疼的不是技术难题,而是“形象工程”。我们都见过太多国产车被骂“土鳖”,设计师要有脊骨还要接地气——这比整车NVH(噪音振动舒适性)复杂多了。
偶尔也自嘲一下,汽车行业的“审美进化”像法医验尸——你能看到表面的彩色肉,但懂行的一眼就知道骨架和内脏才是决定生死。外行只关注颜值,与其争辩,不如看一眼底盘和白车身。不信你拆开瑞虎X,管线排布、焊点规整都比设计稿来得真实,专业从业者偶尔也忍不住一声“诚意”——只是没那么多时间被消费者发现罢了。
转一圈展厅,听销售吹,再看小年轻拍短视频,说实话,也许很多人并不关心美学公式,只要能拍照发个朋友圈,能把同事的目光多吸引三秒,“懂审美”的理工男就赢了。你们说,下一步是不是该在后视镜里加个滤镜,帮助大家自拍?
最后不做绝对判断,这里只抛一个问题:在这个人人“主打个性”“强烈审美”的年代,汽车颜值是不是已经超过了技术本身?设计师的活会不会成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或者,颜值亦如人生,看似炫酷,归根到底还是要有骨头和技术撑得住?展厅里的瑞虎X没有回答我,但它肯定在等着有人把这一切留进下一个“朋友圈热搜”。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