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款零跑全新C11在2025年7月10日正式上市,老车友流下了羡慕的口水,更多的老车友都说零跑的设计师听劝了,但听得又不多。
整体样式大体和老款一致,外观辨识度依旧可用。最大区别应该是把大灯改成了分体式大灯了,原来那蜡烛一样的灯终于下岗了。内饰上可谓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取消副驾娱乐屏,换成17.3英寸悬浮式设计,分辨率达2.8K,座舱内车机8295P+辅助驾驶8650芯片双芯片加持,高配有座椅新增8点按摩功能和AR-HUD的加持,除了640智享版,全系配备激光雷达,纯电版全系800V高压平台。
不过全系列没有使用三元锂电,但是电机的功率倒是升到了220KW,比我的老款C11足足多了10%,马力从272Ps升到了299Ps,遗憾的是没有了四驱双电机版本,价格也比老款的便宜了1W多,这个和零跑走的线路有关,我们下面说。
那么这款带着诚意来的C11能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呢?毕竟新款C11是25万口碑的累积,持续4年热销的经典后的续作。
零跑在上半年的表现可谓抢眼,连续四个月稳居中国造车新势力销量榜首,从一个边缘玩家一跃成为头部玩家。其实是零跑对于市场的精准上位,除了T03,零跑所有车型都在10-20万价位区间,把这一赛道给塞得满满当当,从半价理想半价特斯拉到现在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丰富的产品矩阵让零跑在这个区间里扎稳了脚跟。
表面上看零跑以“低价换市场”貌似也很成功,如果你加个老车友的群,你会发现,老车主的用车满意度其实并不高,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体验(包括OTA)。这直接导致了零跑用户的忠诚度逐年下滑,复购率跌至30%以下。看看隔壁的理想,虽然人家卖得没你好,但人家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老用户复购率高达53%。
在B10发布前,零跑出了一个用户公告,说是一直在听取老用户的意见不建议,特别是上面这条在7月给老车型的OTA推送。半年一次OTA,回回都是OTA了个版本号,当初承诺的“常用常新”呢?老款就是被抛弃的对象,才3年,系统永远停留在了Leapmotor OS1.0版本,新款都已经是Leapmotor OS4.0Plus了。
6个半G的更新,真的就是半年前说的红灯读秒(把绿灯都砍了),直线召唤,其它多了两个APP,连个4向行车记录仪都不给。半年?就这?这点东西需要半年?别家都是时不时地更新优化一下功能,零跑你非得有个大更新才OTA吗?而且你这也不是大更新版本啊。老用户的心就是这么凉掉的。你零跑现在这么对老用户,等新用户过几年零跑也一样这么对待。
老款C11用户从这次的OTA可以看出端倪了,不用再抱有什么幻想了,基本是被抛弃的一代了,才3年,行车记录仪什么数据都没有,就一个画面。哨兵模式到现在还是bate版,智驾虽然免费了,买的车主也退钱了,但零跑的智驾就那么回事吧,连个自动入库都不能一把进的车还指望他有什么漂亮的表现。不过话说回来,我买零跑也没指望上他的智驾,买零跑就是因为我买不起特斯拉、小米、理想、蔚来。。。。。过几年我有能力了,上述品牌也降价了,那我也决然会选择后者。
虽然产品工艺越来越好,和Stellantis的合作,把行车质感调得不错,可不是我这辆初代像船一样。但在很多地方,零跑换了部件,压缩了成本,如动力电池,已经没有三元锂电了,而磷酸铁锂电池也样也只选择二三线供应商,有些可能你连名字都没听过。
方向机异响,换了总成也依旧在响,这我在几万块的小破面包车上都没碰到过,只能用设计缺陷,胎里毛病来麻痹自己了。其它的什么这里响那里响我也不管他了,不过你连一个后备箱锁扣都弄不好是不是说不过去了,为了防止后备箱位移,到目前为止我还在用胶带缠着,和我一样问题的老车主不在少数,你叫我怎么推荐给别人。
可气的是,售后人员说新款的已经解决,好嘛,老款都是试验品。这就是老车主反映问题被“没办法”,“软件问题”,“使用问题”等理由给拖延处理了,这么敷衍的售后确实让人伤透了心。
零跑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源于其精准定位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本质是“技术平权”战略与高性价比产品的结合,其10-20万区间的市场空间目前来说依旧很大,全域自研降本增效、精准满足用户需求功不可没,但这一区间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小鹏、吉利、长安等品牌的加入,让靠着低价高配的零跑压力不小,但是零跑目前依旧还是守着“以价换量”的思维惯性,虽然他是为数不多开始盈利的厂商,但是从新上市的车型售价看,其利润空间在压缩。
全域自研降本增效,但零跑的研发费用有多少呢?2024年上半年,零跑研发投入费用为12.21亿元,全年就算24亿元。而小鹏汽车2024年研发投入为64.6亿元,理想汽车2024年自研费用为110.7亿元,蔚来2024年研发投入为130.37亿元。对比头部品牌,零跑的研发费用实在相差太多。可能很多人会说,但是人家卖得便宜啊,这是一方面,低价策略与研发投入的权衡,使得零跑不得不选择差异化技术路线和方向,其研发更侧重成本优化而非高端配置,所以哪怕零跑配上了激光雷达,他的智能驾功能也显得很一般,属于“有”的那一栏。
智驾也是零跑自研的一项,我这款21款C11也用过几次,不过没那么聪明,更多的是尝鲜,说好的会自动下匝道,旁边多几辆车它就能被“吓”到自动退出智驾,但话说回来,我这台C11的算力只有8.4TOFS,哪怕是新上市的26款C11,它的芯片算力放在现在也是挺落后的。
当然,我相信选择零跑也不是冲着智驾去的,至少我当时买的时候就把他当油车来使用的,至少它非常非常地省“油”,省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他也没把我抛在半路过,车机也没死过机,刹车也刹得住,这几年一直伴随我的只有异响。
2025年,传统车企加速新能源布局,零跑在技术、资金链和品牌口碑上均处劣势。更多的竞品加入,消费者会更倾向于更有品质保障的品牌,哪怕再多出几万块,好用耐用省心才是正道。以价换量的时代红利不可能一直都在,要知道初代的C11是除了续航外,其它配置都一样的存在,现在不也乖乖地回到了市场本质了吗?
抛弃老用户,讨好新用户,这种“一代游”策略长期来看可能损害品牌信誉与市场竞争力,何况现在10-20万的赛道上挤满了对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