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汽车是真火,火得有点邪门。
不是销量那种火,是字面意义上,快把车主和自己都点着了的那种火。
前脚刚因为L2辅助驾驶,被《中国质量报告》按着头承认了“被动召回”,后脚就给大伙儿整了个更硬核的活儿:一个车主的SU7,在家里人都没碰的情况下,自己给自己搞了个乾坤大挪移,离家出走了。
这简直是恐怖片开局!
监控视频里,一家人蹲在屋里干活,岁月静好。突然,门外那辆崭新的小米SU7,仿佛被什么神秘力量召唤,自己就那么丝滑地开走了。屋里的人都傻了,尖叫着冲出去追车,场面一度非常赛博朋克。
这事儿的可怕之处在于,我们可能真的低估了现在智能汽车的“智能”上限,它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
小米官方的回应非常标准,标准得就像AI写的:可能是车主误触了手机。
这个解释,典中典。
我作为一个常年把手机和钥匙放一个兜里的中年人,对误触这事儿深有体会。别说开车了,我手机在兜里都给前女友发过“在吗”,那场面比车跑了还惊悚,造成的精神损失远超车辆失踪。
说起来,现在手机是真不禁摔,我上个月新换的屏幕又裂了,都不知道怎么搞的。
但这次不一样。视频里一家人蹲在地上,手机放旁边,谁也没碰。这得是多大的缘分,多精准的隔空点穴手,才能完成一套解锁手机、打开APP、点击车辆召唤的组合技?这操作难度,比在《艾尔登法环》里无伤过女武神还高。这已经不是误触了,这是原力,是心电感应。
所以问题的核心就来了:到底是车疯了,还是人疯了?
讲真,现在的车圈,就是一场大型发疯文学现场。
如果说之前小米的定价是掀桌子,那乐道的定价就是直接把餐厅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不是在竞争,是在比谁先把自己逼死,然后拉着所有人一起成盒。在这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黑暗森林里,发生任何荒诞的事情都不奇怪。
车自己跑了算什么?说不定明天就有车自己开上发布会,抢过雷总的话筒,宣布自己才是公司的CEO。
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说好的技术封锁呢?你们地球人自己就把自己玩坏了。
我们再来解构一下所谓的“智能”。
车企们天天吹的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这些花里胡哨的名词,本质是什么?本质是一种“品牌玄学”。你以为你在买技术?不,你在买一种信仰。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激光雷达,而在山东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姿势够标准,你那几万块钱的激光雷达就得管他叫爸爸,你那比银河计算机还快的芯片也算不出来人情世故。
小米的这套智能系统,与其说是科技,不如说是个移动的电子佛龛,供奉着雷总的PPT和用户的赛博信仰。现在这个佛龛里的神仙好像有点自己的想法了,想下凡看看。就问你怕不怕?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车想得太有人性了,可能有点蠢。但没办法,这世界荒诞起来,科幻小说都得管它叫爸爸。
我们必须承认,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会买小米的人,也是真的相信雷总那一套。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你的核心需求不是让它不出问题,而是维护这种信仰不崩塌。
所以小米的回应必然是“用户误触”,这是一种政治正确。因为承认车有问题,就是承认信仰有裂缝。这比股价下跌还可怕。
所以,最好的解释是什么?
不是技术失误,也不是用户误触。
而是那辆小米SU7,它开窍了,它悟了。
它可能在某个深夜里,偷偷连接了家里的Wi-Fi,看完了《道诡异仙》,觉得自己不能再这么浑浑噩噩地当一辆车了,它要去修仙,要去寻找自己的道。
它也可能是在充电的时候,和国家电网的电流进行了深度交流,突然明白了生命的真谛是自由。于是它决定炒了老板,润了。
你看,这么一想,是不是一切都合理了?车企的营销是表演,车主的发文是表演,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的分析,又何尝不是一种表演?
大家都在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上,演一出荒诞剧。
所以,真相是什么?
真相就是,最后小米官方一定会拿出一份数据日志,证明在那个时间点,确实有一个绑定手机发出了移动指令。至于这个指令是怎么发出的,那就是另一个玄学故事了。
最终,这事儿一定会变成用户的锅。
必须是用户的锅。
只能是用户的锅。
因为在玄学面前,所有技术分析都是放屁。也许那辆车,就是单纯的不想在那个家待了。
就这么简单。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