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宏光MINIEV上周又卖疯了,1.01万辆的销量让它稳坐轿车榜头把交椅。这款看起来小巧的电动车,已经连续多周领跑市场,简直成了新能源界的“常青树”。就在2025年10月第一周(9月29日到10月5日),轿车销量榜单新鲜出炉,整个市场就像一场双轨赛跑:电动车加速冲刺,燃油车紧咬不放。
榜单前十名里,新能源车占了六个座位,燃油车抢下四席。
这种格局不是偶然,国庆假期刚过,很多人的购车计划都堆在了这段时间。数据显示,这一周整体销量比前一周下滑明显,主要是假期影响了新车交付。但热门车型依然卖得火,比如吉利星愿紧跟MINIEV后面,卖了0.99万辆,差一点点就破万了。
比亚迪这回成了大赢家,旗下四款车挤进前十。
秦PLUS新能源排第6,海豹06第7,海鸥第8,秦L第10。这种全面开花的局面,说明比亚迪在轿车市场布了一张大网。秦PLUS卖7.98万元,不少网约车司机都选它,经济实惠。海豹06和海鸥则靠颜值和续航吸引年轻人。
燃油车这边也没闲着,日产轩逸和大众速腾双双卖出0.71万辆,并列第三。
轩逸这车,家里有娃的都熟悉,座椅舒服、油耗低,一直是家庭首选。速腾靠着德系招牌,操控感强,中年消费者挺买账。大众朗逸卖了0.63万辆,排第五,2025款刚升级了车机系统,现在支持无线CarPlay,终端优惠3万多,性价比瞬间拉高。
最让人意外的是大众帕萨特,它冲到了第九名,把老对手凯美瑞挤了下去。
帕萨特这次逆袭,重新拿回燃油B级车的销量冠军。这款车空间大、商务感足,很多公司采购还是认它。虽然新能源车来势汹汹,帕萨特证明,燃油车在高端市场仍有固定客群。
为什么燃油车能守住阵地?技术升级是关键。
比如轩逸的发动机,这几年油耗越做越低,百公里能省出半升油。速腾混动版用的新技术,综合油耗降到4.1升,比五年前进步一大截。智能配置也没落后,2025年的燃油车普遍配了10英寸大屏、L2级辅助驾驶,还能OTA升级,跟电动车比也不逊色。
新能源车的优势在于政策红利和使用成本。
MINIEV这种小车,充电一次几十块钱,能跑一周,城市通勤神器。星愿全系标配智能座舱,年轻人喜欢它的科技感。比亚迪的车电池保修长,不少用户冲着省心下单。但充电焦虑还是存在,尤其长假高速排队充电的新闻,让部分人犹豫。
数据背后是消费习惯的分化。
一线城市用户更倾向电动车,摇号容易、限行少;三四线城市则偏好燃油车,加油站遍地,维修方便。10月首周销量还受假期出游影响,很多人节前订车,节后提车,导致交付数据波动。
比亚迪的密集产品线覆盖了8万到20万区间,秦PLUS抢低端,秦L攻中端,海豹06盯年轻群体。这种打法让对手很难突围。五菱宏光MINIEV靠低价走量,170万辆的累计销量,说明它已成了现象级产品。
燃油车品牌也在反击。
大众给帕萨特加了更多豪华配置,比如真皮座椅、氛围灯,吸引商务用户。日产轩逸则强化家用标签,后排空间优化后,能轻松塞进儿童安全椅。这些细节改进,让老车型保持新鲜感。
轿车市场进入多元时代,没有绝对的赢家。
五菱宏光MINIEV和吉利星愿领跑,轩逸、朗逸这些燃油车依然稳居前排。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因为需求本就多样,有人要代步小车,有人要家庭轿车,有人要商务座驾。
销量数字背后,是车企的精准卡位。比亚迪押注电动化,大众坚守燃油车,同时布局混动。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几乎每半年就有新款上市。消费者得益,选择多了,比价空间也大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