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聊起国产车,话题中心好像总绕着比亚迪转。
它在国内市场确实是风头无两,技术、销量、价格战,每一个动作都能引起一阵热议。
但就在大家把目光都聚焦在国内这片热闹的战场时,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另一位中国汽车界的“老将”——奇瑞,正在海外上演一出“闷声发大财”的精彩好戏,而且成绩单拿出来,着实能让不少人吃上一惊。
可能很多人对奇瑞的印象还停留在很多年前的QQ小车,或者觉得它在国内市场里,声音不大,动作不多。
但事实是,这家企业早就把自己的主攻方向,悄悄地调整到了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就在今年五月份,奇瑞单月出口汽车接近十万辆,这个数字不仅惊人,还一举超过了比亚迪,成为了当月中国汽车出口的冠军。
把时间线再拉长一点看,今年一到五月份,奇瑞集团累计出口了超过四十四万辆车,而同一时期,比亚迪的出口量是三十五万多辆。
这组数据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将中国汽车卖到全世界这件事上,奇瑞已经跑在了最前面。
这下问题就来了,在国内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甚至有些“卷”到让人窒息的环境下,奇瑞是怎么做到在海外市场开辟出这么一片新天地的?
它到底做对了什么,能让那么多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买单?
这背后没有太多花哨的宣传,靠的更多是一种扎扎实实的“笨功夫”。
这个“笨功夫”的核心,就是彻底的本土化,说白了就是,到了哪个山头,就唱哪个山头的歌。
奇瑞不像一些车企那样,简单地把国内的车型改个方向盘就卖到国外去,而是真的派团队去研究每个市场的具体情况,根据当地用户的真实需求,去改造自己的产品。
这种做法,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非常考验一家企业的耐心和实力。
咱们举几个实际的例子,你就能明白奇瑞这功夫下得有多深。
在俄罗斯,那里的冬天是出了名的冷,零下三四十度都是常事。
很多品牌的汽车到了那儿,电瓶和发动机都容易“罢工”,早上出门打不着火是件非常头疼的事。
奇瑞就针对这个问题,专门开发了能在极寒天气下稳定启动和快速制热的系统。
对于一个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俄罗斯家庭来说,一辆能在关键时刻靠得住的车,这种踏实感远比车里有多少块屏幕要重要得多。
再把目光转向南美洲的巴西。
巴西是农业大国,盛产甘蔗,所以当地的加油站里有一种用甘蔗提取物制成的乙醇燃料,价格比汽油便宜不少。
很多进口车对这种燃料“水土不服”,没法使用。
奇瑞就专门调校了发动机,让自家的车可以灵活使用汽油和乙醇两种燃料。
这一个小小的改动,直接帮当地车主省下了实实在在的油钱,车子自然就好卖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中东地区。
当地的文化习俗中,每天有固定的祷告时间。
奇瑞在出口到这些国家的车型里,就在车载系统里增加了一个祷告提醒功能。
到了时间,车机会自动提醒车主。
这个功能看起来不大,但它传递出的是一种对当地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这让当地消费者觉得,奇瑞不只是来卖一个冷冰冰的工业产品,而是一个真正关心他们生活习惯的朋友。
最能体现奇瑞这种“因地制宜”精神的,可能还是在广阔的非洲市场。
我们的工程师到了非洲才发现,当地人对一辆车的需求和我们完全不一样。
我们买家用车,可能就是一家三四口人通勤代步。
而在非洲,一辆车往往需要承担起整个大家庭的出行,甚至还有拉货的功能。
一辆小轿车或者SUV里,塞进去七八个人,后备箱再装上几百公斤的货物,然后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行驶,这是他们的日常。
面对这种极限的使用场景,奇瑞的做法也很直接:把出口到非洲的车型,尤其是底盘和后悬挂系统,做得格外结实、格外耐用。
这种“超载”能力,让奇瑞汽车在非洲用户心中树立起了“皮实、可靠”的口碑,就像我们当年心目中的“捷达”一样。
这种深入骨髓的本土化策略,让奇瑞在海外市场积累了非常好的用户基础。
它没有在国内市场和同行们拼得你死我活,而是选择了一条更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路。
如今,奇瑞的销售和售后网络已经遍布全球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五千个网点。
这意味着,就算是在哈萨克斯坦的一个小县城,或者非洲某个偏远的村镇,奇瑞的车主也能找到地方修车,找到原厂的配件。
这种安全感,是任何华丽的广告都无法替代的。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奇瑞这种“内外有别”的发展策略,也带来了一些“偏科”的问题。
它在海外市场高歌猛进,赚取了大量利润,但在国内,尤其是在新能源和高端化这两个关键赛道上,它的表现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很多人感觉奇瑞的品牌形象还不够高端,之前与华为合作推出的新车型,也因为一些营销和沟通上的问题,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说明,如何将在海外市场赚到的钱和积累的经验,反哺国内市场,提升品牌形象,是奇瑞接下来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现在,很多人喜欢拿奇瑞和比亚迪来做比较。
一个主攻海外,一个深耕国内;一个像是经验丰富的“行商”,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在全球铺开网络,一个则像是手握核心科技的“技术大牛”,在国内掀起产业革命。
其实,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它们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向上发展的两种不同路径,但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让“中国制造”的汽车,赢得全世界的认可。
去年,中国汽车总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这份荣誉背后,就有奇瑞这样默默耕耘的“出海先锋”一份沉甸甸的功劳。
奇瑞的故事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成功并非只有一条路,避开最拥挤的赛道,找到适合自己的战场,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去解决用户的真实问题,同样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