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上有个现象,让不少准备买车的家庭都感到有些看不懂。
一款车长接近五米,过去定位在B级车和C级车之间的丰田旗舰轿车亚洲龙,如今的入门价格已经下探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水平,有些地方的报价甚至比几年前的紧凑型轿车卡罗拉还要低。
这种大幅度的价格调整,不禁让许多消费者心里犯嘀咕:这台曾经的“B+级标杆”,在如今这个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的时代,究竟还值不值得我们普通老百姓掏腰包?
它引以为傲的性价比,在面对像混动雅阁、纯电深蓝SL03这些新老对手的夹击时,还剩下多少含金量?
今天,我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来把这台车从里到外看个明白,聊个透彻。
首先,我们得聊聊这台车给人的第一印象,也就是它的外观和空间。
很多人一提到中型轿车,脑海里浮现的可能还是那种四平八稳、略显商务甚至有些老气的形象。
但亚洲龙在设计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力图打破这种刻板印象。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基于丰田高端的TNGA-K平台打造,这个平台和更高级别的雷克萨斯ES是同源的。
这就好比给它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底子”,让它在拥有近五米车长和2870毫米轴距这样庞大身躯的同时,还能通过设计手法显得不那么笨重和油腻。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那个尺寸巨大的前脸进气格栅,横向的线条极大地拉伸了视觉宽度,配合两边造型狭长而犀利的LED大灯,形成了一种很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在夜晚,它的灯光辨识度相当高,气场上确实要比同级别的德系对手显得更加年轻和张扬。
车身侧面的线条处理也很巧妙,设计师在后门位置设计了一条微微上扬的曲线,既保证了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不会因为追求流线型而感到压抑,也让整个车身姿态看起来更加修长和动感,避免了传统三厢轿车那种沉闷的厢式感。
当然,对于家庭用车来说,空间是硬指标。
坐进亚洲龙的后排,一个身高一米七八的成年人,膝盖距离前排座椅靠背能有超过三拳的余量,这个表现是相当出色的,足以满足绝大多数家庭对后排空间的需求。
不过,这里有两个细节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如果选择的是配备了全景天窗的车型,由于天窗结构会侵占一部分车顶空间,后排的头部空间会被压缩到大约四指的距离,对于身材较高的乘客来说可能会感到一些局促。
相比之下,非天窗版本的头部空间则能达到一拳左右,显得更为宽裕。
第二,关于后备箱,523升的容积数据听起来很大,但如果是混动版车型,由于电池组被放置在后排座椅后方,会导致后备箱地台有一个大约8厘米的凸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备箱的平整度和实际装载大件行李的能力,这一点是潜在买家需要提前了解的。
看完了静态部分,我们再来谈谈开起来的感觉。
亚洲龙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动力选择,可以说精准地对应了三类不同的消费人群。
第一种是2.0L自然吸气版本,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在11秒开外,动力输出平顺线性,谈不上任何激情,主要特点就是省油和可靠。
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大约在6.8升,非常适合那些主要在城市里通勤代步,对动力没有特别要求,追求经济实用的用户。
第二种是2.5L自然吸气版本,百公里加速时间提升到了9秒左右,动力储备明显更加充裕,尤其是在高速上再加速的能力会从容不少,适合那些经常需要跑长途,希望动力体验更好一些的用户。
第三种则是2.5L双擎混动版本,这是全系车型中性能最强、技术最先进的一款。
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能进入7.8秒,起步和中低速行驶时主要依靠电动机驱动,反应迅速而且非常安静,市区内的油耗甚至可以低至4.9升左右,对于行驶里程较多的用户,比如网约车司机或者业务繁忙的个体户来说,长期下来节省的油费相当可观,有测算表明行驶8万公里左右,混动版比燃油版省下的油钱就接近两万四千元。
然而,需要澄清一个常见的误区,那就是混动系统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绝对省油。
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当气温降到零下十度以下时,电池系统为了保持正常工作温度会消耗额外的能量进行热管理,这会导致车辆的实际油耗比常温状态下增加约1.2到1.5升每百公里。
所以,北方的朋友在选择混动版时,需要对冬季油耗的上升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在底盘和悬挂方面,亚洲龙也展现出一种比较独特的性格。
得益于TNGA架构和后双叉臂独立悬架,它在以较快速度过弯时,车身的侧向支撑做得不错,侧倾抑制能力优于一些同级德系车,给人一种底盘很扎实的感觉。
但与此同时,它的减震器调校又明显偏向于舒适性,滤震动作比较柔和。
这种设定的结果是,在通过连续的减速带或者颠簸路面时,车身会出现一些多余的上下晃动,缺乏德系车那种紧绷、干脆的感觉。
这种“运动的底子配上舒适的调校”的特性,使其驾驶感受正好处于传统日系车的柔软和德系车的硬朗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间地带,是否喜欢这种感觉,还需消费者亲自试驾体验。
在如今的汽车市场,除了传统的机械素质,车辆的安全配置和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亚洲龙在这方面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全系标配了丰田的TSS 2.0智行安全系统。
这套系统中,有几个在实际使用中价值非常高但容易被忽视的功能。
比如,它的PCS预碰撞安全系统,在应对突然横穿马路的电动自行车或行人时,其识别和反应距离比一些竞品车型要更远,这在我国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中,意味着能提供更多的安全冗余。
再比如,它的DRCC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适应巡航,在跟车至刹停后,可以在30秒内自动重新起步跟车,而同级别很多车型这个时间只有15秒甚至更短。
这意味着在频繁走走停停的城市堵车路况下,亚洲龙的这套系统能极大地减轻驾驶者的操作负担。
还有它的LTA车道循迹辅助功能,提供了三档不同的辅助力度可供调节,驾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找到最舒服的模式,而不是像某些车型那样只有一个固定模式,要么感觉方向盘被抢夺,要么感觉辅助力道不足。
综合来看,目前这个时间点,亚洲龙确实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性价比。
对于那些购车预算有限,但又希望获得大空间、高安全性和省心可靠品质的家庭用户来说,现在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入手时机。
特别是考虑到目前经销商普遍存在较大的库存压力,各种优惠和补贴政策叠加后,其价格已经非常有吸引力。
如果你是一位未来三到五年内没有换车计划,把汽车当成一个踏实可靠的家庭伙伴的用户,那么亚洲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
然而,如果你是一位对科技配置要求很高,非常在意中控大屏流畅度、智能语音交互体验和软件在线升级功能的年轻消费者,那么亚洲龙现款车型的车机系统可能会让你感到失望,它在这方面的表现确实与当前主流的国产新能源车型存在代差。
对于这类用户,或许等待未来的中期改款,看其是否会对智能化配置进行升级,会是更明智的决定。
总而言之,亚洲龙就像一件品质优良的基础款服装,它没有惊艳的设计和前卫的科技,但它能在最核心的方面,如空间、安全、可靠性、燃油经济性上,提供超越其当前价位的价值。
在这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时代,这样一份“高确定性”的踏实感,或许正是许多普通家庭最需要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