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神话破灭 国产崛起 消费觉醒
超豪华车的寒冬。真的来了。
曾经高不可攀的玛莎拉蒂。如今只要 38.88万。就能开走。比指导价低了整整 26万多。这不是噱头。上海和武汉的经销商确实在这么卖。为了清库存。
但依然难挽狂澜。
2025年上半年。整个进口超豪华车市场销量仅 3.7万辆。同比暴跌 49%。惨烈下滑从2023年就已开始。2024年加速。2025年未见扭转。
玛莎拉蒂 2024年国内销量仅1209辆。跌了58%。今年上半年仅516辆。每月平均不到80台。
保时捷 中国交付量2.1万辆。下滑28%。
宾利 累计1040辆。下降27.4%。
劳斯莱斯 销量338辆。同比下降25.4%。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市场的彻底颠覆。
◆
超豪华品牌集体缺席成都车展。是另一个强烈信号。
往年豪车云集的16号馆。今年上演“空城计”。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莲花跑车。全部消失。就连沃尔沃、雷克萨斯、英菲尼迪、捷尼赛思、捷豹路虎等二、三线豪华品牌。也没有现身。
他们的展台被谁取代?小米SU7、YU7、红旗、宁德时代。小米展台人头攒动。看车需要排队。身着黑衣的销售提供“1对1”专属讲解。
为何缺席?参展开销巨大。搭台布展耗资数千万元。在当下市场环境。投入难以收回成本。撤退。成了必然选择。
◆
政策是又一记重锤。
2025年7月。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告。将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不含增值税)大幅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覆盖所有动力类型。包括此前免税的纯电动和燃料电池车。
新政7月20日生效。购买裸车价在90万-130万元之间车型的消费者。购车成本激增10%。需多缴纳9-13万元税款。
虽奔驰、捷豹路虎等品牌迅速响应。宣布兜底税款。但据乘联会数据。新政实施首周(7月24-30日)。90万元以上车型终端成交量环比暴跌62%。展厅咨询量断崖式下滑75%。保时捷单周仅交付39辆百万级车型。不足前一周的1/5。
这些补贴政策长期看不可持续。以保时捷为例。其对7月17日前已下定客户兜底税费差额。涉及全国超2000张未交付订单。预计支出达2.8亿元。
◆
与传统超豪华品牌需求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势力豪华品牌的异军突起。
尊界S800 上市67天订单破1万辆。87天内累计达1.2万辆。8月以1006台的成绩成为大型车零售销量榜首。
比亚迪仰望U8 售价109.80万元。2024年累计售出7254辆。
仰望U7 以327辆的销量位列8月大型车销量第二。
有人甚至没试驾就爽快下单尊界S800。让其在首月大定突破6500辆。有人揣着买保时捷的钱。转身订了国产百万豪车。
◆
国产百万级汽车品牌的崛起。与产业链的高端化突破。不仅改写了全球豪华车市场的格局。也促使消费者对“豪华”这一概念重新审视。
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表示:“大家对‘豪华’的理解是有所变化的。以前的客户可能会被某个功能或特性深深吸引。进而选择某一款车。现在,中国客户的认知、偏好、消费习惯已完全不同。”
年轻车主对数字化生态依赖程度高。有自己独特的意见、个性、想法。产品需高度满足其需求。才能脱颖而出。
在智能电动时代。豪华车的定义不再被单一的品牌历史所捆绑。消费者更加注重车辆的智能化体验、新能源技术、性价比、颜值、甚至是圈层、社交平台上的热度和关注度。
豪华的定义。正在被彻底重构。
◆
超豪华车市场的寒冬可能还会持续。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体现出超高端消费群体的购买力暂时放缓。
对于超豪华品牌来说。放下身段、拥抱变化可能是唯一出路。一些品牌已开始尝试通过中方合作伙伴的电动化技术。实现快速“上车”。
自主品牌推出百万级豪车。主要是为了证明中国车企也能造出百万级豪车。这对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制造实力是背书。对消费者而言。搭载在仰望上的易四方、云辇等技术。若应用于30万元级车型。会很有吸引力。
中国汽车市场对于“豪华车”的重构。将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演进提供更多鲜活样本。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
神话破灭。新王当立。
时代抛弃旧豪华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