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第一周,我在厂里跟研发团队聊起市场走向。忽然想到,以前那种方盒子的概念,不知道为什么变得越来越挑剔,要不是价格差不多,像哈弗大狗那样,硬派外观又能打,谁还会选择那些变了样的车型?不过说实话我对这种拿硬核外观、性价比取胜的模式,也逐渐心存疑问。毕竟,买方市场在变,年轻人花三十万左右就买一辆方盒子,他们更关注什么?智能不够抢眼,安全配置不够炫酷,我知道,那些追求硬派的年龄层正逐渐减少。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有一个细节一直让我觉得奇怪:那辆哈弗大狗的座椅材质,是我拜访经销商时看到的,手感跟去年差别好像大了点,估算都比几年前的普通SUV更高端一点(这段先按下不表)。
市场数据一出来,我心里又问:三强争夺堪比江湖争霸,你说这是真实力还是市场跟风热炒?哈弗大狗爆发的原因很直观,硬是凭硬派+价格优势站稳脚跟——这个价格优势,我估算在售价2万到3万的范围内能多占点优势已算不错,因为在同级面对奇瑞捷途、豹5,几乎没有明显的技术差异。然后,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其实我一直觉得,情怀支撑的车型更像是泡沫,市场进入门槛变低,谁还能坚持原本的硬汉情结?但现实偏偏不讲理,总有人买。
那天和一位修理工聊,他说:嘿,小张,你知道吗,那些坦克500新能源刚卖两周就几百台,我估算燃油成本吧,百公里大概用10升,按每升7块算,一个百公里就70块,一年开30万公里,油费差不多2.1万,这还不算大修、保养……难怪会突然爆发!我打个比方,就是你每天开车上下班,连个省油要求都没有,但只要动力充沛,硬派外观就能打动消费者。
不用问,别的车型销量怎么都比哈弗大狗低得多——捷途旅行者、豹5甚至普拉多都没拉动市场新热情。你难不成觉得,靠情怀撑场面,也就那样?不能一直靠记忆点和价格敏感续命。
我思考中,原先我以为普拉多还能靠越野标签拉点市场,但这回周销量不过300多辆,平平淡淡地出现在前20名,那个越野光环,逐渐变成了可怜的回忆角落。而坦克300,哎,原以为会润物细无声,结果居然掉出前十,只剩下个边缘。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坦克700新能源、山海T2都没能翻身,销量都在五六百以下。这里面有什么问题?是不是技术不够下一跳?
坦克700新能源硬是说不过去,低于两个百的销量,难怪那边销售说:市场挺复杂的,跟技术融合还差点。我想:这是个市场的轮回吧?那些曾经觉得创新很牛的人,发现实际操作远没有想象中顺利。我告诉自己,好像硬梆梆的外壳没办法穿透年轻消费者的心制。
对比之下,钛3卖得不好,但钛7如果能把+版本升到前线,我猜未来几个月,冠军还是钛7会抢着把持。你觉得,一个车型到底替代表达了什么?是那年的记忆,还是今时的需求?我觉得,真相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难怪我会疑惑:是不是口碑真比广告更重要?还是说,年轻人只在乎颜值和操控体验,谁知道呢。
说到这,我突然停下来,觉得自己是不是偏题太多了。其实这背后,不就像个供应链的游戏么?每一款车型都像个拼图,零件不会出错,方案优化不用我操心,但哪个环节出问题,就全泡汤。在这个拼图游戏里,像哈弗的零件,质量控制,比几年前我估算的嘴上说的可靠要更严了,毕竟出错几率直接关系到销量。
我还记得小李(销售)曾说:今年市场变了,客户看得更细了。套路少了,可靠性变得格外重要。那我就想,是不是之前我们行业太爱炒那些‘技术亮点’,结果用户根本没那么在意?他们实际在意的还是‘是不是好开、耐用’、‘是不是放心’?没细想过,但或许真的如此。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觉得这个市场,像个长跑,不光拼速度,更拼耐力。像哈弗大狗那样,价格合理、造型硬朗,能坚持多长?钛7会成为新的王者,我倒有点期待——既然划分方盒子越变越细,难免让我觉得:现在的市场,不像以前那么死板了,反而更流动。你觉得什么因素能让一辆车长时间被消费者记住?是真的硬核外观,还是使用体验?哪怕我说到这儿,心里那个完美的答案还没有出现。
这市场变化,比我想象中复杂得多。恍惚中,我又想起那句老话:市场就像一个淘金场,你以为找到金矿,其实可能只不过是一块闪光的石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