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的车圈已经不能用内卷来形容了,这根本就是一场大型修仙真人秀,主题是“渡劫失败就地飞升(物理)”。每个车企都跟悟了什么天道似的,一个个都杀红了眼,不是在掀桌子,就是在去掀桌子的路上。就在大家以为价格战已经打到地幔层的时候,广汽传祺带着向往S9这玩意儿,直接把钻头对准了地核。
这事儿的起因,是一篇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车主日记。一个典型的“大城熟男”,事业家庭两手抓,选了台22万的传祺向往S9,然后开始夸,夸续航,夸智驾,夸空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实用不冗余,进阶不溢价”的满意。看着特别和谐,特别岁月静好。但你把他的话翻译一下,这件事的本质就变得异常恐怖。22万,全系标配华为乾崑ADS 4 Max,全系标配宁德时代44.5度那个堪称压缩能量块的电池,全系标配超级智电四驱。这已经不是什么“性价比”了,这是广汽不装了,摊牌了,它直接抱着煤气罐冲进了KTV,高喊着“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
以前大家是怎么玩的?增程、插混,大家都有,但总得留点念想。低配给你个基础巡航,中配给你个阉割版智驾,顶配才给你激光雷达,让你加钱加到心肌梗塞。四驱?那更是高配的专属,是身份的象征。结果传祺这哥们上来就把鄙视链给炸了,入门即顶配,上来就是王炸。这就好比你在新手村练级,大家都在用木棍敲史莱姆,突然有个哥们掏出了无限宝石,对着史莱姆一顿轰,你问他至于吗?他说他图个清净。同行看了估计当场就要哭晕过去,这还怎么玩?最好的竞争手段已经不是把对手的蛋糕抢过来,而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
再说说那个华为乾崑ADS 4 Max。车主说得轻描淡写,“双手轻扶方向盘就能应对大部分路况”。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岁月静好?但真正的核心矛盾根本不在于你的激光雷达有多少线,你的算法有多牛逼。智能驾驶的最终审判者,永远不是工程师,而是中国马路上那些开着“老头乐”的物理学圣人。他们的走位神出鬼没,他们的意图无法预测,他们是三体人看了都要连夜打包行李逃离太阳系的存在。你的系统能0.3秒预警加塞,但你能预判一个大爷从绿化带里闪现出来,并且以一个诡异的角度切入你的行驶路线吗?不能。所以说,所有车企吹得天花乱坠的自动驾驶,本质上都是一个披着科技外衣的金钟罩铁布衫,用来防御正规军的。但面对“老头乐”这种不讲道理的“道诡异仙”,你的金钟罩再硬,也顶不住人家的降维打击。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才是真正的博弈。
当然,我作为一个开过不止一辆电动爹的中年人,必须承认,这套系统在高速上确实是神器。它能让你从一个紧绷的驾驶员,变成一个百无聊赖的监工。但我们必须清楚,这玩意儿的价值,更多是心理上的。它让你觉得你很酷,你的车很智能,你在通往未来的高速公路上超了所有人的车。至于它能不能真的救你的命,这更像是一种玄学。
然后就是这个车的定位,“为幸福而来”,听着就特别像中年男人的自我催眠。周末带父母女儿去露营,后排放倒,大空间,后排还有吸顶屏。这个场景,典中典。女儿看着莱茵低蓝光认证的屏幕,你心里就充满了父爱的光辉,觉得这钱花得值。但真实情况是什么?真实情况是,你只是想用一个屏幕堵住你闺女的嘴,让她别在后排折腾,好让你和你老婆能清净一会儿。说真的,有时候车里太安静了反而有点瘆人,让我想起小时候一个人在家看恐怖片的感觉。还是得有点声。那个副驾的零重力按摩移动沙发,也不是为了什么“消散疲劳”,它的核心功能是让副驾那位闭嘴,别在你耳边叨叨“你开慢点”、“哎呀要撞上了”。这才是已婚男人真正的刚需。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扯淡了,但你仔细想想,这个疯狂的时代,除了用玄幻来解释,还能用什么?传祺向往S9这波操作,把比亚迪唐DM-i和问界M7直接架在火上烤。唐DM-i的四驱版贵两万,智驾约等于没有,纯电续航还短一截。问界M7智驾是不错,但你要四驱?对不起,得加钱。电池也小一点。传祺就好像那个掀桌子的鲶鱼,直接把行业潜规则给撕了,告诉所有人:别装了,22万这个价位,这些东西你们不是不能给,就是不想给。现在我给了,你们看着办。这简直就是要把友商往死里逼!
当然,很多人会说,奔驰宝马也有很多配置不如国产,为什么还有人买?诶,这就涉及到品牌玄学了。买奔驰的人,他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标带来的“我觉得我很牛逼”的感觉。买特斯拉的人,他买的也不是车,是一种“我站在科技前沿鄙视你们这群旧时代残党”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用户根本不关心你标配了什么,因为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信仰,而不是计算性价比。
但传祺、比亚迪这些品牌不一样,它们的用户是地球人,是需要计算柴米油盐的。所以它们只能在配置上疯狂内卷,加大加大再加大,把所有能给的全给你,让你产生一种“我赚翻了”的幻觉。所以传祺S9的本质是什么?它不是一辆车,它是一个宣言,是一个姿态。是广汽在告诉所有人,牌桌上的规矩已经变了,以前那种温良恭俭让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是黑暗森林,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它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强行拉高了22万级SUV的入门门槛。所以,这波操作的终极奥义是什么?是告诉所有人,我疯起来连我自己都怕。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