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这东西,如同雾里看花,虚实难辨。花钱买安心本是人之常情,可偏偏有人嗅着焦虑的味道,借机掏空你的钱包。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新能源车电池护板事件,就是这“智商税”的典型代表,割韭菜割得毫不手软。
君不见,某宝上那些月销6000+的护板,商家恨不得将它吹嘘成铜墙铁壁、刀枪不入,防撞、防刮、防爆燃,无所不能。不明真相的车主一看到“电池安全”这几个字,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却不知,原厂的防护措施早已固若金汤!且不说国家强制的“针刺、火烧、泡水”三大酷刑测试,各大车企为了在市场上厮杀出一条血路,更是把电池包当作掌上明珠般呵护。钢板加固、复合装甲,甚至电磁脉冲防护,能上的都上了,就差给电池包裹上一层太空服!
那些装了护板的车主,真以为自己占了多大便宜?殊不知,这玩意儿顶多算块遮羞布,关键时刻根本派不上用场。动辄五六十斤的锰钢护板,压低了底盘,降低了续航,过个减速带都提心吊胆,如同负重前行。更令人愤慨的是,某些保险公司坐收渔翁之利,一句“私自改装不赔”就将你拒之门外。你花一千多块买的不是安心,而是窝火!
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人血馒头”,某些商家为了牟取暴利,不惜制造恐慌,贩卖焦虑。真要遇到足以刺穿电池的撞击,你的护板脆弱得如同蝉翼!特斯拉Model Y的原厂护板甚至采用塑料材质,轻量化的同时还能避免损伤电池。而这些商家,却为了蝇头小利,硬生生把“安全”二字扭曲成敛财的工具。
当然,我并非全盘否定电池护板的价值。如果您是越野爱好者,经常行驶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电机、电控系统暴露在外,加装原厂设计的护板抵挡碎石飞溅,倒也合情合理。又或者,某些车型为了节约成本,电池周围的防护确实存在缺失,针对性地加装也未尝不可。至于那些不装护板就寝食难安的强迫症患者,我也表示理解。但对于绝大多数城市通勤的普通车主而言,真的没有必要!与其在护板上白白浪费金钱,不如谨慎驾驶,定期检查底盘。原厂的防护足以应对99%的日常剐蹭,足以让你高枕无忧。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显得尤为重要。别被那些天花乱坠的营销话术蒙蔽了双眼,真正的安全源于国家标准和车企的严苛测试,而非几块铁皮所能赋予的。与其交“智商税”买一份虚假的安心,不如提升驾驶技能,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这才是保障安全的根本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