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761-2024《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其实早早的在去年底就颁布了,但是很多民众没注意到,他正式实施日期是在2025年9月1日,过渡期为3个月,从12月起,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统统不能销售了。
很多民众关心,那么之前的已经购置的电动自行车怎么办?现在的规定是不强制退市,可以自然使用中报废,但是更鼓励使用以旧换新政策,换成新的符合国标的电动自行车。那么现在网上已经开始销售的新国标车辆,例如雅迪的,普遍在3000元以上,可是比之前的售价贵了好几百元乃至千元。
新国标规范是一件好事,其中规定的最重要方面就是限速,如同共享的电动自行车一样,不能超过每小时25公里,而且新国标要求,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也就是说出厂即将三大件封死,不得进行改装也无法改装。因为速度提不起来,所以也不强制要求安装倒后镜。
不过此时,民众也就有着不同看法,不能超过时速25公里,那么高于25公里低于机动车的代步工具又是什么呢?确实,人类出行的交通工具应当有着快慢的不同分类。远途交通靠高铁飞机和自驾,市内交通如果要速度快,就是汽车和摩托车,如果短距离可以用电动自行车或者自行车。
但是过去可能这个需求是被超过时速的电动自行车代替,也可能是被一些非法改装的小三轮或者老年代步车(俗称老头乐)代替。但是这两者也是不合法合规的,老年代步车一直都没有准生证,所有的此类车辆其实都是不容许上路的,就连《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团体标准,其实也是民间协会,加上各大企业联合发布的一个倡议。
现在估计,老年代步车也不再有可能获得上路行驶的许可,从2024年起,全国都在严查此类车辆,上路就被查。自制的所谓牌子也被没收。另外一些小三轮更是不合规合法了。电动自行车定义为以车载电池为能源,实现电驱动或电助力功能的两轮自行车 。那么那些三轮的电动自行车算什么呢?更没资格上路了。
所以一个疑问,为什么城市内现在不允许骑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速度太慢了,25公里太慢了。应当把电动摩托车的上牌和上路放开,同时也应该打击那些老头乐等不合法车辆。不能光仅仅给电动自行车要求实施新国标,只做限制不做问题的解决能行吗?就跟大禹他爹治水一样,只堵不疏,问题只会越来越大。
很多城市现在摩托车上牌是不允许的,摩托车上路也是有着很多限制条件的,有些城市还有限购规定,例如上海、北京等。但是新能源的电动汽车上牌确是没有限制的,随买随上,那么为什么电动摩托车要同燃油摩托车规定一致,被限制购买,被限制上牌和行驶呢?其实建议真的放开,关上一扇门,总的打开一扇窗啊!
另外新国标对于塑料件的组成比例和要求提升了,其实个人觉得有点画蛇添足,电动自行车规定不能进楼道,不能进电梯,只能在室外停放,而电池组也已经防修改防串接被封死了。为什么又以所谓的防火为理由,要求塑料件的组成比例还要高呢?
既然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开始实施了,那么在时速25公里之上到60公里之下的区间,为什么不能放开电动摩托车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