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重庆实测智能驾驶,M7零接管跑魔幻道路,价格配置全方位

你有没有想过,咱们吹了多少年的智能驾驶,真的能用起来,靠谱么?不是说不能开,而是开着开着,你就怕它突然短路,帮你表演个“人工智障”翻车现场。可这回,余承东直接坐上了问界M7,把车往重庆那种让导航都自闭的“魔幻8D”道路一开,还敢开23.7公里整得一趟零接管。这事儿,怎么看?

重庆的道路是什么水平?没去过的光看图片以为是个大城市,去了才知道那叫一个立体。地上地下,隧道桥梁,三维乱杀。你导航上明明显示直行,开着开着就会发现原来得下去还不是最底层,往上一看还有俩桥。老司机到那都能迷路,当地人要没定位也够呛。

敢把自动驾驶放在这测,真是不怵。别说软件工程师,咱普通人用惯手机都知道,软件升级能稳定一阵就算给面儿了。现在一个自动驾驶,敢放到重庆试,已经不止是秀技术了,更像跟自己死磕。我就试你最难的题,怕你不服。

你仔细看那路测视频,觉得人工智能最困难的不就是对“不确定性”的处理?什么奇葩情况都有,指不定哪个角落突然冒出辆违法的电动车,或者旁边停着车,门突然开一半。这事你要不是老司机,肉眼一哆嗦就怂,换成电脑,八成是直接刹死或者愣那儿不动。但这回M7靠华为ADS 2.0系统,愣是“人味儿”十足地处理了这些情况。

有人总说智能驾驶就会记死板程序,真上路恐怕稀里哗啦。可现在它不靠高精地图死背答案了,BEV和GOD网络让车自己判断,能像人似的“见招拆招”,我看这才叫有点谱。有网友总结得对:“咱们开车,靠的是眼睛和大脑,自动驾驶过去呢,先靠地图流程。现在华为不让它背剧本了,直接现场表演。”那以后没了全球各地精细地图,普通城市甚至城郊乡村也能玩儿,自动驾驶才算踏实落地。

问个问题,如果所有厂商都还死磕那种“地图依赖”,遇到新建马路、临时变道、路边抛锚,它怎么办?打个比方,这就像学生会考试只会做刷过的题库,万一老师临时出个新题,他立马没谱。现在华为尝试让智能驾驶别死记硬背了,我觉得是真正的高考锅里使劲操作了,没准是个新突破。

余承东重庆实测智能驾驶,M7零接管跑魔幻道路,价格配置全方位-有驾
余承东重庆实测智能驾驶,M7零接管跑魔幻道路,价格配置全方位-有驾
余承东重庆实测智能驾驶,M7零接管跑魔幻道路,价格配置全方位-有驾
余承东重庆实测智能驾驶,M7零接管跑魔幻道路,价格配置全方位-有驾

顺便说一句,这回M7价格还比上一代咔咔下降,配置不光没掉,反而越堆越多。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都得给你安排上。配置堆满,价格做低,这种性价比是想让李想别睡觉吧?再加上实操秀肌肉,这不明摆着在车圈“正面刚”嘛。以前还只是在发布会上PPT吹,现在是你老大哥亲自下场,现场直播,“我开给你们看,有本事你也试试”,有点真刀真枪的意思了。

说到这儿,车企竞争真的开始“内卷”得离谱。前几年网友都嘲讽造车圈开发布会拼嘴皮子,品牌故事编一个接一个,技术热词都快用烂了,真正上路的能有多少?现在行了,价格得卷、配置得卷、体验还要卷样车实测,老板还得自己下场,谁家掌门人不亲自体验一把都不好意思发微博。

你想没想过,这背后还有个挺深的问题——智能驾驶,咱们真的接受它上路了吗?有的人觉得“不就是个高级驾驶辅助吗”,担心的是万一车“自作主张”那还得了。可我倒觉得,智能驾驶只有被用坏了,才能被用好。如果全靠封闭跑,越练越安全,结果上马就是全新的路数,半天下还能信它几分?现在让它先啃最难的场景,充分暴露短板,不断升级,才是正道。

仔细一想,这不就像AI写作?你老怕它写差了不让用,永远训练不到真材实料。只有让它多用,多碰钉子,才有机会长进。余承东这波,等于给了整个行业一个实战榜样:别藏着掖着,行你就摆出来,大家有本事就比一比,谁怕谁?

那说到底,咱买车到底看啥?过去买油车,图的就是安全皮实,开的时间越久越保值。现在新能源车每个月都卷出新花样,前两天还是流媒体后视镜,转眼又语音交互、智能驾驶、问界“冰箱彩电大沙发”组合拳。买车越来越像买手机——功能优化要快,价格还得跟得上。

你以为这事儿只是厂商内卷,其实卷到最后,是用户赢了。就像当年千元智能手机突然遍地开花,大家伙儿终于不怕贵,也不怕技术落后。智能驾驶要真能普及——不是光在深圳、上海绕绕,而是连重庆魔幻8D道路都能靠得住,那以后在四五线城市、甚至农村小镇,也就没啥难度了。这一步,意义可比卷配置、卷价格要深远得多。

有人担心人工智能会不会剥夺人的开车乐趣?其实过了三五年,这问题都不是问题了。自动驾驶的底气,从来都不是让人放弃驾驶权,而是让不会开车的人更安全、让老司机更省心。就像大家电动化之后,再没人说不吵不算有汽车味儿。终归你选车、开车,永远凭自己的偏好。技术进步了,能不能信,有一说一,得真刀真枪地跑出来才行。

回头想想,这些年智能制造的“国产替代”,做手机能赢,是因为扎扎实实把体验做好。汽车也一样,哪怕说车还是男人的玩具,但是玩到最后拼的不就是“好使、管用、贴心”?敢把智能驾驶主动丢到最复杂的场景里测,这股子担当,谁都不会当噱头一看了之。这反而像是逼着所有人认真思考一件事:到底什么才算中国的智能驾驶?全家桶似的宣传远不如一次实打实的极限挑战。

其实,本质问题很简单:你敢在最难的地方上路了,剩下的地方就不用怕了。车圈卷来卷去,到头来回归用户。每进步一小步,咱用车的体验就是一大步。至于华为能不能彻底甩开对手,谁也不敢一锤定音。但有这样的动作在先一试,明摆着让竞争变得更有意思,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产智能驾驶的希望和雄心。

反正我是觉得,现在买车主要看它是不是真正的“智能”,还有没“智障”那点事,人家试了,行不行大家都能看得见。至于余承东这操作,为啥这么吸睛?一是因为他亲自来,二是用的路太难,三是让别人没得说。咱们都喜欢靠谱的产品,敢拿出来“真考”,你说这不是接地气吗?

以后谁家要“智能驾驶”吹得天花乱坠,不如直接搬到重庆来试试。技术到底成熟没成熟,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没人真傻,谁给咱们看真本事,咱肯定投票给谁。这年头什么都能卷,别忘了,卷来卷去,靠得住才是王道。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