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新闻推送:“零跑交付48006台,创历史新高”。
这是零跑汽车刚发布的6月销量战报。
48006台,比去年6月暴涨138%。
就在同一天,小米汽车也公布了成绩单:6月小米SU7交付超过25000台。
翻看零跑2025年的月报,数字像爬楼梯一样往上走。
1月卖25170台,2月25287台,3月直接冲到37095台。
4月41039台,5月45067台,6月站上48006台的新台阶。
短短半年,累计销量突破22万台。
而去年此时,零跑的单月销量还徘徊在2万台左右。
这次破纪录背后,新上市的2026款零跑C16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款中大型智能SUV刚推出市场就引发关注。
同时零跑还在6月开启全新B01的预售。
老款C11也迎来升级,准备推出2026款车型。
多款车形成产品矩阵,覆盖15万到30万元的价格区间。
另一边的小米汽车,情况略显复杂。
6月只靠SU7单一车型,交付量超25000台。
这个数据单独看不错,但对比之前两个月却出现下滑。
数据显示:4月SU7交付28585台,5月28031台。
截至6月6日,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已超过25万台。
分析认为销量的变化和新车YU7有关。
就在6月初,小米高调开启YU7的预生产计划。
这款内部代号YU7的新车尚未正式亮相。
但工厂资源倾斜可能导致SU7的生产节奏放缓。
CNMO科技在报道中直接指出:YU7的出现可能影响了SU7交付。
6月的战场上不止这两家。
岚图汽车当天也公布了成绩单:交付10053台。
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大涨83%。
长城旗下的魏牌新能源同样不甘示弱。
虽然没有公布具体数据,但明确表示“交付量超过10000辆”。
零跑交付数据中的增长趋势值得深究。
其1-2月销量基本持平。
但3月起突然发力,单月增长超过1万台。
5至6月继续保持每月增长约3000台。
这种稳步攀升在新能源品牌中并不多见。
尤其在竞争最激烈的20万级SUV市场。
小米的交付曲线引发更多讨论。
作为2024年才入局造车的新品牌。
小米SU7用4个月完成超25万台的交付量。
但近三个月连续环比下滑也是事实。
业内推测其工厂产能正逼近上限。
因为生产新车型YU7需要调整产线资源。
产品层面,零跑在6月动作频繁。
全新B01尚未公布定价就开启预售。
定位年轻科技人群的SUV车型2026款C16正式上市。
热销的C11也即将推出年度改款。
这些新车都集中在15-25万主力战场。
与此同时,岚图、魏牌在细分市场快速追赶。
岚图10053台的月交付主要靠新岚图追光系列推动。
这款搭载混动系统的中大型轿车获得市场认可。
魏牌超10000辆的成绩则依靠蓝山等高端车型支撑。
综合来看,6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呈现两大特征。
头部品牌继续保持高增长。
二线品牌纷纷突破单月万辆大关。
而小米这样的新势力虽然销量波动。
但凭单一车型跻身2万+俱乐部。
已经超越多数传统品牌的新能源业务。
对零跑而言,48006台不仅是新纪录。
更意味着连续五个月保持环比正增长。
这在价格战频发的2025年极为罕见。
而小米虽然短期受产能调整影响。
但凭借庞大的粉丝基础和技术投入。
25万台的累计销量仍让对手难以企及。
最后再看一眼数据。
零跑同比增长138%。
岚图同比增长83%。
魏牌实现月销破万。
小米守住单月2.5万台基准线。
这张盛夏发布的成绩单里。
没有输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