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这潭水啊,真是一天不搅和就浑身难受。
就在大伙儿还掰着指头算比亚迪的“秦L”怎么把合资车的老底都给掀了的时候,一个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风声传了出来:比亚迪,这位已经坐稳了新能源头把交椅、没事就喜欢跟自己较劲的大哥,据说要屈尊降贵,亲自下场去搞微型电动车了。
这消息一出来,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的画面,就是拳王泰森突然宣布要去参加社区组织的儿童拳击赛,这叫降维打击吗?
这简直是把“枪口”直接怼到了五菱mini的脑门上。
一时间,车友群里、论坛上都炸了锅,有人拍手叫好,觉得比亚迪这是要“通吃”,从娃娃抓起;也有人捶胸顿足,说王传福是不是最近股票看多了,好不容易把品牌形象往上抬了抬,怎么又想不开要回去“泥潭里摸爬滚打”了?
说实话,我一开始听到这消息,第一反应也是“扯淡吧?”
。
你想想,比亚迪现在是什么身段?
王朝、海洋两大系列卖得跟不要钱似的,腾势、方程豹、仰望一个个铆足了劲往豪华圈里钻,最便宜的“海鸥”,那也是死死卡在7万块左右的“品质底线”上。
现在突然说要搞一款比海鸥还迷你、奔着三四万块去的A00级“买菜车”,这操作,确实让人有点看不懂,感觉像是看着米其林三星大厨突然宣布要去路边摊卖手抓饼。
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不妨把时间往回倒腾个三四年。
还记得五菱mini EV刚出来那会儿吗?
那家伙,简直就是个奇迹。
凭借着一句“人民的代步车”的精准口号,加上一个让你掏钱时几乎不用思考的价格,愣是在一片红海里杀出了一条血路。
那阵子,马路上突然就多了一堆五颜六色的小方盒子,悄无声息地在你身边窜来窜去,巅峰时期月销四五万辆跟玩儿似的,直接把一堆老头乐的饭碗都给砸了。
可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市场的耳光更是扇得又快又响。
风光也就那么一两年,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精明”,大家回过神来了,这几万块的小车,除了能遮风挡雨,好像哪哪都是妥协。
空间小得像是惩罚,续航短得让人焦虑,没有快充更是硬伤,安全性嘛……反正大家心里都有数。
更要命的是,像比亚迪这种“价格屠夫”开始发力了,一辆配置拉满、空间大了一圈、还有刀片电池护体的“海鸥”卖7万,您说,那只多花两三万块的诱惑力有多大?
数据不会骗人。
这两年,五菱mini的销量虽然还在榜上,但早已没了当初一骑绝尘的霸气。
反倒是比亚迪海鸥,上市之后销量就跟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很快就霸占了小型车市场的头把交椅。
这说明啥?
说明老百姓的钱包稍微鼓了点,消费升级了。
买个代步小车,也不再是图个“能跑就行”,品质、安全、空间,这些以前可以忽略不计的选项,现在都成了必考题。
聊到这,最核心的矛盾就来了。
既然市场趋势是“向上走”,大家宁愿多花点钱买个好点的,比亚迪为啥还要“向下看”呢?
这不符合商业逻辑啊。
难道真是为了那点薄得像纸一样的利润,不惜拉低好不容易靠着汉、唐、仰望U8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
我倒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如果我们只盯着利润率看,那比亚迪这波操作确实有点“自降身价”。
毕竟,卖一辆仰望U8的利润,可能比卖一个车队的“比亚迪mini”还高。
但如果咱们把格局打开,从整个战略层面去琢磨,或许就能品出点不一样的味儿来。
比亚迪想干嘛?
我觉得,他想做的是“生态闭环”。
就像小米一样,从手机到电饭煲,再到现在的汽车,他要把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给包圆了。
比亚迪也一样,从几万块的代步小车,到上百万的硬派越野,他要打造一个覆盖所有消费层级的“比亚迪帝国”。
推出一款极致性价比的A00级小车,就是这个帝国最底层的地基,也是流量最大的入口。
你想啊,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一个家里需要第二辆车买菜接娃的家庭,预算有限,可能第一辆电车就选择了这款“比亚迪mini”。
用着用着,发现比亚迪的三电系统确实牛,质量也靠谱,售后还好。
等过几年,他要换车了,想买个大点的SUV,是不是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同品牌的唐或者宋?
这就是用户粘性,是从最底层培养起来的品牌忠诚度。
这点蝇头小利,在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未来的转化潜力面前,可能根本就不值一提。
而且,别忘了比亚迪最恐怖的武器是什么——全产业链自研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
这哥们儿简直就是个“技术宅男”,什么都喜欢自己动手。
别人做A00级小车,可能就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抠抠搜搜算成本,最后发现还不如卖老头乐赚钱。
但比亚迪不一样,电池是自己的,电机是自己的,电控也是自己的,甚至连车机芯片、车灯都能自己搞定。
这种“垂直整合”的变态能力,让它有底气在别人认为无利可图的市场上,依然能找到自己的利润空间,甚至还能保证一定的品质。
所以,说比亚迪这招是“枪口”对准五菱mini,我觉得格局小了。
王传福瞄准的,根本就不是五菱或者吉利熊猫那几款车,他要的是整个入门级代步车市场,甚至是从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买“老头乐”的人群手里抢用户。
他要用一款带有比亚迪技术基因的“降维打击”产品,来完成对市场的最后一块拼图。
当然,风险也不是没有。
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怎么在极致的成本控制下,依然能做出带有“比亚迪品质感”的产品。
如果这款车只是简单地堆料、降价,造出来的东西廉价感十足,那无疑会对整个比亚迪品牌造成反噬。
毕竟,消费者是健忘的,你卖一百辆仰望U8建立起来的高端形象,可能因为一款粗制滥造的小车就毁于一旦。
这事儿就好比一个米其林大厨,非要去路边摊卖煎饼果子。
他能不能卖好?
凭他的手艺和名气,估计队能排到街尾。
但关键是,他做的这个煎饼果子,能不能既保持亲民的价格,又能让人吃出米其林的品质感?
如果做到了,那就是一代宗师,开创了平民美食的新纪元;如果做砸了,那就是自毁招牌,晚节不保。
所以啊,这事儿现在还只是个传闻,咱们也别太早下定论。
比亚迪会不会真的出手,什么时候出手,以什么样的姿态出手,都还是未知数。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一旦比亚迪这头“巨兽”真的闯进了A00级这个“小池塘”,那绝对是一场腥风血雨。
至于会不会拉低品牌形象,那就要看王传福端上来的,到底是一盘廉价的速食快餐,还是一道精致又亲民的“开胃小菜”了。
你们觉得呢?
如果比亚迪真出了个三四万的代步小车,你会不会心动?
评论区聊聊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