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销量再创新高,上周狂销1.73万辆,市场表现惊艳!

最近这段时间,要是您多留意一下关于汽车的新闻,肯定会发现,现在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那叫一个热闹。

各个牌子你追我赶,新车一款接一款地出,价格也是一家比一家有诚意,感觉就像是高手过招,打得是难解难分。

就在这么个环境下,很多人都觉得,特斯拉这个外来的品牌,面对我们本土品牌的围攻,日子应该不会太好过。

特斯拉销量再创新高,上周狂销1.73万辆,市场表现惊艳!-有驾

可谁能想到,就在九月份的第三周,也就是9月15号到21号那几天,特斯拉的销量数据一出来,还是让不少人吃了一惊,它一周就卖了1.73万辆车,这个数字又创了个新高。

这事儿就挺有意思了,在竞争这么激烈的时候,特斯拉怎么还能卖得这么火?

这背后到底有啥门道,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

首先,咱们得把这1.73万辆的成绩单给拆开来看看,看看里面都是些什么车。

这就像看一份考试卷子,总分高不算,还得看各科成绩怎么样。

在这1.73万辆车里头,Model Y这辆车,自己就占了10390辆。

这个比例可不低,差不多十辆车里头就有六辆是它。

Model Y为什么能这么受欢迎?

其实道理也挺简单,它正好踩准了现在很多中国家庭买车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是空间,作为一辆SUV,它的内部空间确实挺大的,不管是平时上下班,还是周末带上老婆孩子、拉上点露营装备出去玩,都够用了。

第二是样子和品牌,特斯拉的设计看着比较前卫,开出去也显得有科技感,对于很多年轻人或者心态年轻的家庭来说,这一点挺有吸引力。

它就像是手机里的苹果,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但它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力摆在那,成了一个很多人在考虑买电车时绕不开的选择。

可以说,Model Y现在已经成了三十万级别纯电SUV市场的一个标杆,不管哪个牌子出新车,都免不了要被拿来和它比一比。

再来看Model 3,上周卖了6060辆,这个数字也很不错,比它前一周还多卖了一千多辆。

Model 3最近的销量能涨,很大程度上跟它的优惠促销有关系。

大家可能也听说了,新款的Model 3马上就要全面铺开了,那老款的库存车自然就要赶紧清理。

所以这段时间,特斯拉针对老款Model 3给出的优惠力度特别大,又是保险补贴,又是直接降价的,算下来能省不少钱。

这就让消费者面临一个很直接的选择:是花更少的钱,买一辆技术成熟、经过市场检验的老款车呢,还是再等等,多花点钱去买最新款?

特斯拉销量再创新高,上周狂销1.73万辆,市场表现惊艳!-有驾

对于那些讲究实用和性价比的买家来说,现在入手老款Model 3无疑是个好时机。

特斯拉这一招“清库存”,既消化了老产品,也为新款上市预热了市场,一举两得,从销售策略上讲确实很高明。

最后还有一个小数字,就是那个卖了850辆的六座版Model Y。

其实特斯拉官方并没有一个叫“Model Y L”的型号,大家说的这个,很可能就是可以选择加装第三排座椅的七座版本。

这个版本卖得不多,原文里说是产能跟不上,觉得是特斯拉没想到它会这么火。

但咱们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想想,这个说法可能有点不太全面。

首先,像Model Y这个尺寸的SUV,硬要塞进七个座位,第三排的空间肯定是非常局促的,成年人坐进去会很难受,也就只能应急让小孩子坐一下。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五座已经完全够用,为了那个不怎么实用、一年也用不了几次的第三排,多花一笔钱,很多人会觉得不划算。

所以,这个版本的市场需求本身就比较小众,销量不高是很正常的。

特斯拉现在说要给这个版本多分点产能,可能也是想满足一下这部分有特殊需求的客户,把产品线做得更全一些,但指望它成为一个新的销量主力,可能性并不大。

看完了这些销售数字,咱们就得往更深一层去想了。

特斯拉在中国能一直保持这么高的热度,光靠产品本身是不够的。

它背后最强大的支撑,其实就是我们中国的制造业,具体来说,就是建在上海的那个超级工厂。

大家可能还对几年前的“特斯拉速度”有印象,上海工厂从动工到第一辆车下线,用了一年都不到的时间,当时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基建和执行力有多厉害。

现在,这个工厂不光是生产供应中国市场的特斯拉,还承担了大量出口到亚洲、欧洲等地的任务。

它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在全球都是顶尖的。

为什么特斯拉敢带头打“价格战”,说降价就降价?

底气就来自上海工厂。

特斯拉销量再创新高,上周狂销1.73万辆,市场表现惊艳!-有驾

工厂的周边,长三角地区,聚集了全世界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从最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到车身上的每一个零部件,甚至是一颗小小的螺钉,都可以在很短的距离内找到供应商。

这种高度本地化的供应链,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和采购成本,也让生产计划变得非常灵活。

市场需要什么,工厂就能迅速调整生产线来满足。

所以我们看到的每一辆在中国卖出去的特斯拉,都凝聚了我们中国工人的汗水、中国工程师的智慧,也离不开背后成千上万家中国本土供应商的支持。

从这个角度看,特斯拉在中国的成功,其实也是我们国家强大工业体系和高效产业链的一次成功展示。

它这条“鲶鱼”的到来,也确实把整个市场给搅活了,逼着我们自己的品牌,像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这些,不得不加快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拿出更好的服务来参与竞争。

当然,话又说回来,特斯拉现在卖得好,不代表它以后就能一直高枕无忧。

中国的汽车市场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从来没有谁能一直“躺赢”。

当特斯拉在为一周卖一万七千多辆车而高兴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品牌比亚迪,每周的销量已经稳稳地站在五万辆以上了,这完全是另一个量级的表现。

而且,在特斯拉主打的二三十万这个价格区间,竞争对手更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

比如理想汽车,就把车内的“冰箱彩电大沙发”研究得明明白白,特别懂中国家庭需要什么;蔚来汽车呢,则是在高端服务和换电技术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还有像问界这些品牌,靠着华为的技术加持,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方面的体验也做得非常出色。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优势在于它的品牌光环、核心的三电技术和无人能及的成本控制。

但它的短板也很明显,比如那个被很多人开玩笑说是“毛坯房”的极简内饰,可能就不太符合大多数国人对于这个价位汽车豪华感的期待。

它的车机系统虽然流畅,但在软件生态和一些本地化应用方面,跟我们自主品牌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未来的市场竞争,肯定会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全面。

消费者会变得更加挑剔,不再是只看一个品牌或者某一项技术,而是会综合考虑车辆的方方面面。

对于特斯拉来说,眼下的高销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更是一个提醒,提醒它不能掉以轻心。

它要想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上继续走下去,就必须更接地气,更深入地去了解中国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在产品和服务上做出更快的调整和创新。

毕竟,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市场上的选择越多,竞争越充分,我们才能用更合适的价钱,买到更好的产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