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工商登记窗口,一份注册资本1.43亿美元的企业档案被装订成册。这家名为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的新生企业,标志着停摆15个月的高合汽车正式开启“借尸还魂”模式——控制权易主、生产线重启、员工召回,但掌舵者已从创始人丁磊变为黎巴嫩商人Jihad Mohammad。
这场资本更迭酝酿已久。早在2024年2月高合宣布停工时,丁磊就坦言“救活窗口期仅剩三个月”,此后长安汽车、沙特资本等绯闻对象均无疾而终。转机出现在今年4月,盐城法院批准华人运通系52家企业合并重整,为债务高达157.81亿元的烂摊子撕开重组缺口。新成立的江苏高合汽车注册资本中,EV Electra Ltd.以1亿美元持股69.8%,华人运通仅保留30.2%股权,Jihad Mohammad取代丁磊成为法定代表人。
复工迹象正在盐城工厂显现。厂区复工环评报告显示,生产线将维持15万辆年产能,首批复产车型锁定HiPhi Y和HiPhi Z。部分员工接到召回通知,但需接受薪资八折的苛刻条件;未提车用户的定金开始清退,被外界解读为重建市场信心的举措。更耐人寻味的是EV Electra官网首页已挂出高合全系车型,这家自称“阿拉伯世界首家电动车企”的黎巴嫩公司,此前量产车均为PPT产品,收购高合成为其切入实体制造的关键跳板。
资本迷局背后暗藏风险。Jihad Mohammad名下的EV Electra曾卷入加密货币诈骗丑闻,2023年收购瑞典NEVS工厂计划也因场地纠纷流产。此次注资1亿美元的认缴期限仅到2025年底,与华人运通方2030年的出资时限形成鲜明对比,被质疑存在“注资缩水”隐患。而高合汽车维持60万元以上高端定位的战略,在理想、蔚来已抢占20-30万元主流市场的当下,更显前途未卜。
从青岛国资25亿元注资打水漂,到盐城地方法院破天荒启动车企司法重整,高合汽车两年间尝尽资本冷暖。如今借中东资本续命,看似赢得喘息之机,但157亿元债务仅偿还不足1%,228亿元待确认债权如同悬顶之剑。正如汽车分析师所言:“复活的高合已非昨日高合,当资本游戏取代产品创新,这场翻身仗注定荆棘密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