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极氪9X,静态体验真的不错,外观延续家族设计,宽120cm高70cm无边界前格栅气场十足,内饰配色精致,配置丰富,竞争力毫不逊色

去年年底,朋友拉我去店里看了极氪9X。没想到,静态体验竟然比我想象中还要扎实。你知道那前脸吗?宽120厘米、高70厘米的无边界格栅,密辐直瀑式饰条和粗壮的镀铬,全搭配得极有气势。旁边C字形大灯,夜晚看应该特别炸。朋友还特意说:这车看着稳重又高级,感觉不是吹的。这话听着没错,但我直觉告诉我,光靠颜值能撑多久?毕竟同价位里,咱们过往见的那些花瓶多了去了。

车侧面吧,虽然没有用现在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反而是机械感十足的传统把手,这倒有点意思。A柱熏黑处理,配合飞桥造型,又多了份游艇既视感。车里设计师大概脑子里转的,肯定是想用海派豪华感去打动人。说实话,这让我想到上一辆竞争车型X,这款车在门把手细节上做得太科技,反而失了温度。你们觉得呢?到底是科技感强重要,还是机械感的那点儿手感更打动人心?

刚看了极氪9X,静态体验真的不错,外观延续家族设计,宽120cm高70cm无边界前格栅气场十足,内饰配色精致,配置丰富,竞争力毫不逊色-有驾

值得夸的还是内饰。月影蓝、极地白、琥珀棕三种配色,看上去挺有态度。极地白和琥珀棕的撞色加上镀铬饰条,真心拉满精致感。我刚才翻了下相册,里面拍的中控仪表盘边上的细节,做工确实没挑剔的地方。47英寸的AR-HUD抬头显示和那双联屏也算硬件配置里一股清流。后排居然还有17英寸的滑移屏幕,车主看电影的时候这配置放谁眼里都吃得开。和我去年接触过的某国产中型SUV比,后排娱乐差了不止一筹。

音响系统跟英国Naim合作,32个扬声器,支持六种不同的音场模式。老板说,可以感觉每个音频细节都被精心调教过。虽然没实际去听个响,但光光合作品牌和喇叭数量,咋感觉就值回票价。有人私下跟我说过:音响的体验往往是客户真正感知到豪华感的关键,尤其是电动车环境下噪音更低的优势被放大之后。你觉得音响这些标准配置是不是车企拼配置的一个隐形战场?我个人觉得,可能性蛮大的。

刚看了极氪9X,静态体验真的不错,外观延续家族设计,宽120cm高70cm无边界前格栅气场十足,内饰配色精致,配置丰富,竞争力毫不逊色-有驾

说到这里,我得稍微收一下我之前说竞品差距明显的话。毕竟配置硬指标和用户实际感觉还是两回事。比如极氪9X这种配置的丰富程度,可能会带来交互复杂度和使用门槛,像我那个传统车派朋友,操作了一会后就摇头:这屏幕切换逻辑有点绕,有没有简单点的?场景应用如何,才是真金白银能撑住口碑的地方。(这段先按下不表)

供应链这件事,其实挺有意思。研发总监跟我形象地打比方,说这车新创意像厨房里的新菜谱,食材就是供应链。好食材没了,菜再好也做不好;供应链不稳定,研发哪能保持连贯。极氪9X背后的零部件供应链,实际我体感是不少是国内上下游成熟产能,给车企弹性很大。但中间价格波动、交货周期,销售那边的变相降价压力来自哪这节目,我从一线了解,才明白到底有多辛苦。

还有个小趣事,和销售聊的时候,他无意吐槽:这车定价区间大概是30万到45万,保守估计保值率也就60%左右,和同价位某合资品牌比,差不太多,但电新车瓶颈得过多久还不确定。这让我忍不住脑补了一下,百公里的使用成本,算上充电、保险、保养和折旧,大抵是传统燃油车的七八折,算作经济效益上的优势。虽然没精确数字,只是个粗略估算,但至少给了个参考。

刚看了极氪9X,静态体验真的不错,外观延续家族设计,宽120cm高70cm无边界前格栅气场十足,内饰配色精致,配置丰富,竞争力毫不逊色-有驾

我也突然想到,极氪这个名字听着挺新潮,但它能不能真正撑起用户信任,是不是稍微还有点悬念。毕竟品牌力不及老牌合资,用户心理上还需时间磨合。你有没有过类似感觉?买车时,那种品牌靠不靠谱的心态会不会反而比几条配置参数更先影响选择?

聊回车。极氪9X的硬核配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技术含量背后的打磨和驾控体验如何,还得等开起来再说。毕竟光看这些配置单,和真正上路后的车辆状态有时候差距挺大。我这个人对新车总是喜欢多一点怀疑,这也是以前当研发时的惯吧。你知道的,在研发线里,任何问题都可能在临门一脚被放大,也可能无声无息地解决。我们做这活儿的,就怕做了个好看的壳,实际用起来各种瑕疵横生。

刚看了极氪9X,静态体验真的不错,外观延续家族设计,宽120cm高70cm无边界前格栅气场十足,内饰配色精致,配置丰富,竞争力毫不逊色-有驾

再说回来,这台车里消费级配置多样,足够讨喜。细节处是真心用心,配置表里不是随便堆堆数字。比如那无边界格栅,无论是审美还是散热设计,其实就是供应链和空气动力学折中的结果,设计师们反复探索实验。听说过一个内部传说,说他们曾考虑过更极端的设计方案,但是供应链能力一时达不到量产要求。看来,迈不过的坎,不仅是设计师的创意,还有冷硬的供应商现实。

我想问问你们,面对这样配置和颜值兼顾、供应链撑腰的新车型,你们买各种大牌老款还是敢试试这类新势力爆款?对于售后服务和保养,还有什麽真实担心的?我觉得这才是决定一款车能不能活下来的关键因素。毕竟后市场不比新车发布现场,那里没啥噱头,只有实打实的费用和时间消耗。

刚看了极氪9X,静态体验真的不错,外观延续家族设计,宽120cm高70cm无边界前格栅气场十足,内饰配色精致,配置丰富,竞争力毫不逊色-有驾

有点碎碎念了,车确实挺值得关注,就是市场反馈和口碑再攒攒更靠谱。路上的实操体验怎么样,还得多看多听多比较。你最近关注的车型,哪个让你觉得配置和实际用车感受割裂最大?我倒是挺好奇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