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买台纯电皮卡,回头发现,连个自动大灯都不给配了?”
这话听着是挺离谱的,但它就这么发生了。2025款的上汽大通星际EV,带着一块崭新的10英寸中控屏来了,比老款那块7英寸的是气派了不少。第一眼看过去,确实,科技感这东西算是给到位了。可等你坐下来,想琢磨下细节,味道就有点不对了。
这就像是你去一家熟悉的馆子,老板告诉你今天免费加个大鸡腿,你挺高兴。结果菜端上来,发现你最爱吃的那几样配菜全没了。星际EV这波操作就是这种感觉。刹车辅助、车身稳定系统这些救命的配置,总算从选装单上挪到了标配列表里,这当然得点赞。可手一翻,自动大灯、雨量感应雨刷、外后视镜电动调节,这些曾经让用车变得省心不少的小玩意儿,直接从配置单里蒸发了。
这笔账算得让人有点迷糊。一台工具车的核心是什么?是干活,是可靠,是让你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省点心。在泥泞的工地上,或者突如其来的大雨里,一个能自动感应开灯、自动刮水的系统,它的实际价值,真的会比一块大了三英寸的屏幕低吗?我有点怀疑。
当然,它的底子还在。宁德时代那块88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官方说的CLTC续航515公里,这个数据在同级别里不算差。后置电机130千瓦的功率,拉货跑工地也够用。它的车身尺寸,长宽高5365/1900/1809毫米,轴距3155毫米,还是那个熟悉的壮实家伙。这些硬核的东西,上汽大通没动。
可市场不会给你慢慢思考的时间。旁边的长安览拓者EV、江铃大道EV,还有一大票虎视眈眈的对手,价格战打得飞起。根据一些行业数据,去年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增长很快,这片市场已经不是蓝海了,而是挤满了厮杀者的红海。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每一个让消费者皱眉头的细节,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甚至能想象出产品经理开会时的场景。一边是市场部拿着用户调研报告,说“大家就认大屏幕,屏幕大就是高级”;另一边是成本控制部门拿着计算器,说“把这些不显眼的功能砍掉,每个车能省下几百块”。最后,决策者一拍板,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台“加屏减配”的新款星际EV。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对消费心理的赌博。赌的就是,大多数买家会被第一眼的视觉冲击所吸引,而忽略掉那些在日常使用中才能感知到的便利性缺失。
所以,这近三十万的价格标签,现在看起来就格外有深意了。它里面包含了那块更大的屏幕,也包含了那些消失的功能所留下的遗憾。这台车就像是一个偏科生,在某些方面很突出,但在另一些本该做好的地方,却交了白卷。这买卖到底值不值,恐怕只有真正开着它去拉货趟泥地的人,心里才有杆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