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令人惋惜的商业中心,规模大号称城市地标,中途停工究竟为何

贵阳有一座“未完成的地标”,它的名字叫贵阳世界贸易中心。这座本来计划成为贵阳乃至贵州省最高、最豪华的建筑,如今却成了一座让人惋惜的“烂尾楼”。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一起来看看。

贵阳,贵州省的省会城市,简称“筑”,这是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城市。过去,贵阳因为地处西南山区,经济发展一直不算太快,总是被重庆、成都这些邻居比下去。但近年来,贵阳抓住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机会,城市建设也跟着提速,像花果园这样的超级社区,直接让人看到了贵阳的潜力。

然而,城市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贵阳世界贸易中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贵阳世界贸易中心这个项目是2015年启动的,它的名字并不是随便起的。世界贸易中心这个称号,得有“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的授权才行。贵阳的这个项目拿到了授权,可见来头不小。

项目的开发商是贵阳中天城投集团,计划投资600亿元,打造一个超级综合体。这里面包括智能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国际商业区、城市公园等等,光听这些名字,就知道是个大手笔。

更吸引人的是,这个项目的主楼,设计高度381米,地上77层,地下2层,建成后将成为贵阳的地标建筑,甚至是贵州最高的建筑。要是万豪酒店真的能入住,那绝对是贵阳的一张国际名片。项目原计划2017年9月开盘,2020年年底交房,呢?

贵阳令人惋惜的商业中心,规模大号称城市地标,中途停工究竟为何-有驾

现在都2024年了,项目还在停工状态,连塔吊都不见动,工地一片寂静。

事情发展到今天,很多人不禁发问:这么大的项目,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有人说是开发商资金链断了,没钱继续盖;有人说项目的地理位置有问题,虽然挨着杨梅风景区,但在贵阳人的眼里,那里算是郊区,不是黄金地段,吸引不了外地投资客。还有人提到交通问题,相比贵阳的花果园和世纪城,贵阳世界贸易中心附近居然没有地铁,这可太掉链子了。

其实,贵阳世界贸易中心的停工,不仅让人觉得遗憾,更让人担忧。2020年,贵州被评为全球20大最佳人文旅游目的地,村超还上了国际舞台,贵阳又是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高地,按理说,这些利好消息应该能带动项目发展,但现实却给了大家一记响亮的耳光。一个原本能撑起贵阳城市形象的大项目,如今却成了“鬼城”,怎么看都有点说不过去。

贵阳世界贸易中心的现状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主体结构建好了,但外墙装饰没完成,工地彻底停工。最新的消息显示,这个项目的开发商中天城投集团陷入了资金困境,再加上项目周边的配套设施一直不到位,导致整个项目的后续开发陷入停滞。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种大规模的综合体项目,前期投入非常大,如果后续资金跟不上,很容易陷入困局。而贵阳世界贸易中心的地理位置,也确实让人有些意外。虽然项目离贵阳国际机场只有13公里,但在贵阳人的眼中,这个地方离市中心有点远,没有地铁的连接,交通也不算方便,这就导致很多人宁愿选择更成熟的花果园或者世纪城。

再加上贵阳本地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投资客的兴趣逐渐减弱,项目的销售情况也不乐观。

目前,贵阳市政府似乎也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希望能吸引新的投资者接盘,但具体的还没有公布。

贵阳令人惋惜的商业中心,规模大号称城市地标,中途停工究竟为何-有驾

贵阳世界贸易中心的停工,确实让人唏嘘。一个原本可以为城市增光添彩的项目,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资金链是大项目的生命线。贵阳世界贸易中心投资规模高达600亿,这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如果前期规划不够谨慎,后期资金无法跟上,项目就很容易变成“烂尾楼”。

这也提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量力而行,否则到最后,可能不仅项目失败,还会拖累整个城市的形象。

第二,地段和交通对一个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虽然贵阳世界贸易中心的设计和规划都很先进,但它的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尤其是在贵阳这种山地城市,交通的便利性直接影响到项目的人气。

如果没有地铁或者快速公交的支持,再好的项目也很难吸引人流。

第三,城市化的发展不能光看表面。贵阳在大数据产业和旅游业上的成绩确实亮眼,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城市的宜居性和便利性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城市的地标建筑变成了“烂尾楼”,那不仅影响城市的面貌,也会让人对城市的发展产生质疑。

贵阳令人惋惜的商业中心,规模大号称城市地标,中途停工究竟为何-有驾

【网友热议】。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网友们对贵阳世界贸易中心的停工各有看法。

网友“山城小李”说:“这就像买了个豪车,油钱都加不起,摆在那里只能看,真是浪费。”。

网友“贵阳大数据”评论道:“这么大的项目,连地铁都没有配套设施,开发商是不是脑袋一热就开工了?”。

网友“旅游达人阿明”调侃:“旅游目的地评选第一,烂尾楼世界第二,这样的贵阳,我还真是没见过。”。

网友“楼市观察家”则比较理性:“贵阳世界贸易中心的问题,其实是整个贵州房地产市场的缩影。贵阳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新项目如果没有独特优势,很难吸引到投资客。”。

贵阳令人惋惜的商业中心,规模大号称城市地标,中途停工究竟为何-有驾

网友“小陈爱喝茶”有点生气:“停工这么久了,政府怎么不管管?难道就让它一直烂在那里?”。

看完网友们的评论,不得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但归根结底,这个项目的失败确实给贵阳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贵阳世界贸易中心的停工,不仅是开发商的问题,也反映了城市规划和管理上的一些不足。一个能拿到“世界贸易中心”授权的项目,却因为资金、地段、交通等问题,沦落到如今的地步,确实让人惋惜。贵阳的快速发展固然可喜,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一味追求速度和规模,最后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不禁要问,贵阳的城市建设是不是走得太快了?类似的项目会不会在其他地方也出现?这些问题,值得所有城市管理者深思。

贵阳世界贸易中心,这样一个被寄予厚望的项目,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开发商真的只是因为资金问题停工,还是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政府在项目停工后,是否采取了足够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城市地标”的失败,是否会影响贵阳未来的招商引资?贵阳的城市品牌,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而打折扣?大家怎么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