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的‘豪赌’:60亿砸出亲民华为智驾车,上汽这次输不起! ”
“撕掉智驾高价标签! 尚界H5用尊界S800雷达,逼宫合资燃油车”
余承东站在上海车展的聚光灯下,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媒体和同行,他向上汽集团喊话:“为尚界备足产能,首款车必将大爆!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至今未散。 三个月后,尚界H5揭开面纱,而它身上最刺眼的标签,是一颗本该属于百万豪车的“心脏”与尊界S800同款的192线激光雷达,竟被塞进了20万的车里。
当工程师拧紧尚界H5车顶那颗激光雷达的最后一颗螺丝时,一场技术平权的革命已悄然启动。 这颗雷达能以每秒192束激光扫描路面,配合4D毫米波雷达,构建出360度无死角的感知网。 暴雨中识别被积水淹没的井盖、隧道内预判0.8秒后的逆行卡车,这些曾属于30万以上车型的“生存技能”,如今成了20万级SUV的标配。 余承东称它为“天花板级体验”,但更震撼的是天花板被直接砸向了人间。
然而,技术狂欢的背后藏着冰冷的商业逻辑。 鸿蒙智行上半年销量刚过20万台,距离年销百万的目标还差着每月近8万台的缺口。 问界之外,智界等兄弟车型表现平平,尚界H5成了唯一能填上窟窿的“救火队员”。 上汽押上60亿首期资金、5000人专属团队和全新工厂,华为掏空ADS 4.0的技术家底——两大巨头合力推倒的,何止是技术壁垒? 更是背水一战的销量赌局。
走进尚界H5的后排,能触摸到这场豪赌的另一个真相。 为了塞下那张号称“真三座”的后排座椅,设计师砍掉了流线型车顶和溜背造型,代之以近乎刻板的平直线条。 轴距拉到2820mm以上,比问界M7还长,三个成年男人并排坐下,手肘不必紧贴身体。 传统机械门把手在电动车阵营里显得格格不入,但上汽的工程师坚持认为:“暴雨天冻住时,机械结构比电子按钮更可靠。 ”当对手在炫酷设计上内卷,尚界选择用“反网红”的务实向家庭用户投降。
撕开科技光环,残酷的战场才真正显露。 比亚迪宋PLUS凭200公里纯电续航和4.5L油耗,守着月销近2万的铁王座;丰田RAV4用“开不坏”的口碑继续收割保守派;零跑C11把轴距拉到2950mm,把空间战卷到极致。 尚界H5的激光雷达再强,在充电桩覆盖率不足的三线城市,可能还不如宋PLUS的一箱油有吸引力。
尚界H5的车钥匙上刻着“SAIC”标识,这枚字母暴露了合作中最敏感的神经。 华为交出了ADS 4.0和鸿蒙座舱,但定义产品的是上汽,从沿用荣威ES39平台到坚持机械门把手,传统车企的保守与科技巨头的激进在此碰撞。 当余承东喊出“天花板体验”时,上汽总裁贾健旭的回应是“躬身入局,拿出最好资源”。 两种基因的融合度,将决定这颗尊界S800的雷达,究竟是真颠覆还是昂贵的装饰。
经销商们已在摩拳擦掌。 超1000家门店挂上尚界Logo,临港工厂的机械臂昼夜不停。 但展厅里看车的年轻人,真的愿意为“激光雷达”多掏3万吗? 当比亚迪车主炫耀充电十分钟续航400公里时,尚界销售只能指着车顶说:“看,它能预判20米外的鬼探头。 ”技术信仰与实用主义的对决,在这个夏天提前上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