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哈弗枭龙MAX实车到店,大过宋PLUS DM-i,配324马力+高阶智驾

昔日"神车"月销量跌至巅峰的八分之一,谁还能拯救这个曾经横扫市场的品牌?2025年开年,长城汽车旗下哈弗品牌的销量数据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人们对"国产SUV霸主"的期待。1-2月累计销量9.18万辆,同比下降11.53%,而同期比亚迪近乎翻倍的增速、吉利45%的涨幅,让长城成了"自主五常"中唯一的掉队者。数字背后,一场关乎生死的转型战已悄然打响。

二代哈弗枭龙MAX实车到店,大过宋PLUS DM-i,配324马力+高阶智驾-有驾

时间倒回2023年,哈弗H6单月销量一度突破8万辆,堪称燃油车时代的"公路神话"。但到了2025年1月,这款国民神车的交付量仅剩1万辆出头。曾经靠硬派越野形象横扫三四线市场的哈弗,在新能源浪潮中突然哑火——其新能源渗透率长期徘徊在23%左右,远低于行业40%的平均水平。更致命的是,被视为转型希望的坦克品牌前两月销量暴跌18.6%,海外市场增速从91.9%断崖式跌至3.7%,长城汽车引以为傲的"三张王牌"中,两张已现裂痕。

二代哈弗枭龙MAX实车到店,大过宋PLUS DM-i,配324马力+高阶智驾-有驾

"改款不是换皮,我们要用科技重构基因。"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的宣言,随着二代枭龙MAX的亮相变得具象。这款车身尺寸放大至4.78米、轴距达2.81米的中型SUV,前脸72颗LED晶体组成的"丁达尔之光"大灯,在暗夜中能投射190米超远光束,恰似品牌在迷雾中的求索。车内搭载的Coffee OS 3智能座舱,用14.6英寸中控屏串联起城市NOA智驾和全场景语音交互,试图以"科技平权"重塑价值认知。

二代哈弗枭龙MAX实车到店,大过宋PLUS DM-i,配324马力+高阶智驾-有驾

回望2021年魏建军喊出"400万辆目标"时,长城汽车的新能源布局本不落人后。但四年过去,其新能源年销量仅37.3万辆,渗透率26.1%,与比亚迪差距越拉越大。究其根本,早期"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燃油车思维仍在作祟——哈弗猛龙、大狗等衍生车型分散了研发资源,而核心的Hi4电四驱技术直到2025年才完成迭代。当友商在800V高压平台、全域OTA领域突飞猛进时,长城还在为"是否该放弃燃油车基本盘"犹豫不决。

二代哈弗枭龙MAX实车到店,大过宋PLUS DM-i,配324马力+高阶智驾-有驾

"春节假期对所有车企都是公平的。"国投证券的点评撕开了温情面纱。数据显示,长城1-2月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增加23%,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仅微增84辆,暴露出渠道转型的滞后。更值得警惕的是,主打高端的WEY品牌虽有37.5%增长,但3,643辆的月销量尚不及新势力单一车型。这种"高端冲不上去、大众守不住"的窘境,恰似传统车企转型的集体缩影。

二代哈弗枭龙MAX实车到店,大过宋PLUS DM-i,配324马力+高阶智驾-有驾

3月10日,2025款坦克300预售首日订单突破4,369辆,暗示市场对硬核科技的渴望仍未消退。二代枭龙MAX搭载的第二代Hi4系统,用1.5L混动专用发动机+双电机组合,实现综合功率238kW、亏电油耗4.3L/100km,试图在性能与经济性间找到平衡点。而Coffee Pilot Ultra智驾系统通过22个传感器实现"高速-城区-乡镇"全场景覆盖,这或许能打动那些既想要越野血统、又渴望智能体验的新中产。

二代哈弗枭龙MAX实车到店,大过宋PLUS DM-i,配324马力+高阶智驾-有驾

"用五年时间追平别人十年的积累,可能吗?"截至3月,长城汽车年销量仅完成400万辆目标的4%。新能源领域84辆的同比增量,在比亚迪单月30万辆的规模面前几可忽略。但换个角度看,其海外市场累计5.9万辆的基数,加上即将上市的哈弗二代枭龙MAX、魏牌高山系列,仍存翻盘可能。只是当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留给试错的时间窗口正在急速收窄。

二代哈弗枭龙MAX实车到店,大过宋PLUS DM-i,配324马力+高阶智驾-有驾

站在北京亦庄的哈弗4S店里,销售顾问小张指着二代枭龙MAX的"沧浪青"车漆感慨:"以前客户进门就问优惠,现在先看智驾演示。"这个细节,或许比任何销量数据都更能揭示战局——当电动化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长城的胜负手不在工厂车间,而在能否重构人们对"硬派SUV"的价值想象。毕竟,在这个特斯拉Model Y都能穿越318国道的时代,情怀牌终究抵不过技术牌。

二代哈弗枭龙MAX实车到店,大过宋PLUS DM-i,配324马力+高阶智驾-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