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万的丰田电动车,上市一小时订单破万,服务器直接崩了! ”2025年3月,广汽丰田铂智3X的上市现场,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让合资品牌们集体屏住了呼吸。
这款车不仅把激光雷达智驾价格达到了14万级,让丰田在中国市场尝到了久违的“爆单”滋味。 此前,丰田bZ4X因智能化落后被调侃为“古董电动车”,bZ3沦陷网约车市场,
一场由中方工程师主导的深度本土化改革,竟让这家全球车企巨头在40天内交付破万辆,硬生生在国产新势力腹地撕开一道口子。
“中国大脑”接管研发,丰田换活法
当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在2025上海车展说出“用中国人的头脑造中国车”时,台下不少人想起14年前丰田章男那句“希望开上中国工程师主导开发的车型”。
如今,这一期待已成现实。 丰田在华启动了“中国首席工程师(RCE)”制度,4位中国工程师直接掌握车型从策划到生产的决策权。
丰田将研发决策权从日本总部移交中国,建立“ONE R&D”体系,联合华为、Momenta、中创新航等本土供应链,彻底告别了过去全球车型微调的“蜗牛模式”。
铂智3X的诞生便是典型例子。 中国团队发现用户对智能驾驶需求强烈,反感高价噱头,于是将激光雷达配置下放到14万级车型,同时保留丰田的安全标准。
从立项到量产,这款车仅用不到两年,比传统合资车型开发周期缩短一半。一位参与开发的工程师透露:“日本总部曾对低价搭载激光雷达有疑虑,中方团队用市场数据说服了他们:在中国,智能驾驶必须是普惠配置,而非奢侈品。 ”
5.1米D级轿车配鸿蒙座舱,丰田旗舰车长超凯美瑞
如果说铂智3X是丰田的“销量炸弹”,那上海车展首发的铂智7则是其“技术宣言”。 这款车长5.13米、轴距3.02米的D级轿车,尺寸直接超越丰田旗舰皇冠,成为品牌在华生产史上最大轿车。
它搭载华为鸿蒙座舱和DriveOne电机,激光雷达版本支持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 一位车展观众调侃:“丰田车上装华为系统,简直像是麦当劳开始卖热干面! ”
铂智7的申报信息显示,其电池来自中创新航,电机功率207千瓦,无框车门和溜背设计明显瞄准年轻精英。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款车将是丰田对标比亚迪汉EV、小米SU7的关键产品,其定价若锚定20万-30万元区间,很可能重构合资品牌在电动时代的价值天花板。
价格战背后的“丰田逻辑”
当国产车企疯狂卷“冰箱彩电大沙发”时,丰田却提出一套反常识的定价策略。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透露,丰田定价逻辑是“客户期待减成本等于利润”,而非传统“成本加利润等于售价”。
这意味着丰田宁愿压缩利润也要满足用户心理价位。 铂智3X起售价10.98万元,比同级别国产车还低,但全系标配8155芯片和360度影像,高配版直接搭载Orin X芯片和27个传感器。
这种策略背后是丰田对供应链的极致掌控。 铂智3X的零部件65%来自中国供应商,仅1%进口,磷酸铁电池选用中创新航和江苏正力,电机来自广州尼得科。
本土化采购不仅压降成本,更让丰田摆脱了进口件漫长的交付周期。一位供应商透露:“丰田过去对零件审核要层层报批日本总部,现在中国团队当场拍板,效率直追新势力。
合资反攻的号角,还是昙花一现?
铂智3X的热销让广汽丰田有了冲击“合资纯电第一品牌”的底气。 4月,广汽丰田销量同比增长15%,一汽丰田增长32%,在日系品牌整体份额跌破12%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堪称逆势突围。
危机犹在:铂智3X的订单虽破2万,4月交付量仅7500辆,产能爬坡缓慢。广汽丰田副总经理彭宝林坦言:“品质比销量重要,宁可控制产能也要保证每辆车零缺陷。 ”
激烈的竞争已在眼前。国产车企正加速迭代,比亚迪汉L、小米SU7改款虎视眈眈。丰田若想守住反弹势头,需持续放大“丰田品质+中国智能”的复合优势。
正如一位车主在社交平台写道:“买丰田电车的人,不是为追新潮,而是相信它的电池不会突然起火,智能系统不会半路罢工。 ”这种信任,或许是丰田在乱局中最大的底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