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六月底,丰田的销售公司那边,办公室直接搬去天津了。北京那套老楼留空了段时间,听说是给后勤和行政的人打下手,前头那帮业务骨干通通赶紧迁过去新大楼,嘴里还抱怨交通跟饭馆子不对味。原本北方这种大动作不多见,这回属于主机厂本地化又往前挪了一步。好几位老销售念叨:“以后拍板快,研发那头心里还有底,临时有决策不用‘过山海关’。”
这和成都车展不无关系。八月底那天,西博城周围的出租车排了老长,热得空调都喘不过气来。丰田 1 号馆,bZ5、普拉多、荣放,这些新老面孔流水线似的排上台。展厅人流高峰,隔壁本田展台的音响轰得头痛。司机群里有人开玩笑:“这年头连丰田都扛不住新疆那点破路,一辆好几种动力,才拿得出手。”
bZ5 算是今年最大话题——“中国队研发”,师傅说其实底子还是全球体系,就是这回给中国用户“出题”,本地团队按自己理解改的。外观嘛,宽腮那一抹,就有人觉得像老卡罗拉玩过头。但主打“超感时空舱”,座舱里大屏跟环抱一样,副驾空间按成都本地算,后排也能翘脚打盹。那智能手表,据说前五百买家有赠,微信群有人发票据照片来炫耀。
说到普拉多,老厂区小张笑着说他爷爷家那台十年前还在花都修路工地拖钢板。今年的新普拉多有 BX、TX、WX、VX 这几个花样,BX被戏称“大玩具车”,不过真去野外撒欢,城里用倒嫌费油,还是得看WX那版,越野底盘高,群里有哥们自己试过,泥洼一脚下去没打滑。去年买 VX 的杭州表哥,“开高速像坐小床”,副驾还卷着加热通风。冷门配置有自动上坡缓解,据销售偷偷说,大部分客户新车一年根本不记得开一次。
荣放这产品,1994 年就开卖,当时国内还没这词“城市 SUV”。现在2.5L油混和插混两个版本并行,那会儿广汉的邻居刚换双擎荣放,后悔嫌电池冬天掉电快。“1400 万用户”的数据技术员小罗调侃,“全地球合计的,管啥用”。驾驶感受“有底气但没激情”,但维护算不上考究——据维修厂师傅说最容易坏的是玻璃升降器,换个纯原厂件,比某些德系假冒件还便宜。
丰田这两年不是光讲销量。前阵子摇号名下还给了时光焕新方案——每年车龄补一千,机智的车主直接等到五年换购,薅到顶能补一万六,都说薅厂家羊毛没人比丰田细致。夜里展厅还拉布窗帘,舒服些,老顾客再不像过年前一样挤着选。新款 bZ5 送手表活动,半夜群里叽叽喳喳找链接,最后出来一条:“成都保税区那家,现车只有灰色。”
其实,不是所有配置都体贴,比如有朋友入手一台皇冠陆放,对自动驻车有意见,“每次堵车跟弹簧一样弹脚,想关还得钻进隐藏菜单,气死人!”这也是老外来的东西本地不太接地气的实例。
销售口中“RCE体制”其实许多客户听不太懂,厂里会讽刺讲“没啥,大概就是新款都得多点中国味”,不过倒确实缩短了“出了问题能不能闹上市”的周期。
最后前道售后小孙分享一嘴车友群的八卦:三年没动手刹线的普拉多,有人开去153乡道路口,半路觉得右后轮刹不住,结果是老鼠咬穿了线束。维修点贴了手写告示:“谨防老鼠,换普拉多线束优惠300元。”有点荒唐,却很本地化。
总之,成都这趟展,丰田的活法明显有点往本地使劲,跟前几年媒体吹的那几句不同,车到你手里,什么是噱头什么是真好用,平台体制、花样优惠单子,工地上师傅、郊区那帮爱越野的老司机早就心里有数。反正,等明年再凑齐伙去展厅蹭空调顺便试新车,说不准哪台座椅真能躺平到晕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