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7首销刷新新能源汽车纪录
2025年6月26日晚,小米汽车正式上市,标准版定价25.35万元,Pro版27.99万元,Max版32.99万元。开售瞬间引发抢购狂潮:3分钟大定破20万台,平均每秒售出1111台;1小时订单飙至28.9万台,相当于国内市场25-35万元新能源SUV近半年销量总和。这一数据远超小米SU7(24小时8.9万台)和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首日5万台),被业内称为“汽车工业史奇迹”。
雷军发布会十次对标特斯拉,核心配置全面碾压:全系标配激光雷达+800V高压平台,标准版CLTC续航835km,比Model Y多245km;Max版零百加速3.23秒,比特斯拉高性能版快0.47秒,支持15分钟补能620km的5.2C超充;价格比同档Model Y低1-2万元,被用户誉为“性价比屠夫”。
狂欢背后藏隐忧:小米一期工厂年产能仅15万辆,二期新厂虽投产但年产能仅30万辆;当前订单需超1年消化,部分用户提车周期恐达52周;黄牛借机炒单,闲鱼现万元“代抢”服务,小米紧急限购。
受YU7刺激,小米美股单日涨10%,高盛上调目标股价至69港元;供应链凯众股份开盘涨停,海泰科等概念股跟涨超10%。分析师预测,YU7将推动小米今年电动车销量增速达209%,并加速中高端SUV市场洗牌。
雷军坦言:“这是小米首次走向汽车主战场。”面对交付大考,小米工厂正昼夜运转,这场“甜蜜的战役”才刚刚打响。
YU7以25.35万-32.99万定价切入豪华SUV市场,标配800V碳化硅平台及5.2C超充,15分钟补能620公里,对标特斯拉Model Y。部分分析指出车企“流量营销”需与供应链稳定性平衡,避免交付延迟引发用户维权。
此次直播聚焦YU7订单数据透明化与用户关切,通过详实画像和争议回应强化市场信心,同时借势预热新品(如AI眼镜)。雷军延续“亲民CEO”风格,但供应链兑现能力仍是后续关注重点。
小米YU7深度融入澎湃OS生态,座舱采用颠覆性设计。取消传统仪表盘,配备由三块Mini LED屏幕组成的1.1米超宽“天际屏全景显示” ,这一系统具备108PPD超视网膜级高清显示、1200nits峰值亮度,雷军透露其成本相当于传统HUD的2-3倍。YU7车内还设置了8处16个磁吸点,可稳固吸附纸巾盒、墨镜盒等配件,加上无线充电位置和120W磁吸充电装置,将小米生态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小米汽车产能布局方面,一期工厂年产能15万辆,仅相隔一条马路的二期工厂预计2025年年中投产,将再增加15万辆年产能。随着YU7预售火爆,预计产能将成为小米面临的下一个重大考验。
未来五年预计再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相信小米20周年时,我们将交出更绚丽的答卷”。招商证券国际报告预测,YU7稳态月销将达3-4万台,2025年小米汽车总销量有望达到35-40万辆。明年可能挑战年销70-80万辆,乐观条件下或冲击100万辆。小米从启动造车到如今推出YU7,短短数年创造了人类汽车工业的奇迹;YU7的一小时传奇,正成为中国智能电动车在全球市场崛起的时代注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