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的8月销量一出,微信群里就炸开了锅。
谁还记得上次理想风光无限的时候?
仿佛就在昨天,朋友圈里全是“全家出游必备,理想L7香疯了”。
再看看现在的数据,3.45万辆,环比直接腰斩。
问界那边倒是一路狂飙,6.7万辆,像打了鸡血。
有人说是市场变天,有人说是华为智驾太猛。
我觉得,像极了隔壁老王家孩子考了年级第一,突然全小区的家长都不淡定了。
其实理想这几年走得顺风顺水,靠着“空间大、增程香、儿童友好”赢得一票家长的心。
身边有朋友买理想,理由简单粗暴——“后排能躺平,奶奶带娃都省心”。
这种幸福生活剧本,前几年确实很吃香。
可智能驾驶突然火了,市场口味变了。
原来“家用王者”,现在成了“技术路人”,这落差,比相亲遇见照骗还刺激。
谁能想到,一夜之间,智驾成了新流量密码?
说起华为智驾,真不是吹,体验过的都说好用。
手离方向盘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开车这些年都白瞎了。
理想的NOA,更新得慢,体验感也一般。
前阵子跟车友们聚会,有哥们儿吐槽:“理想的智能驾驶就像小学生作业,想认真又做不出花来。”
笑归笑,大家心里都有数。
数据不会说谎,用户的钱包更不会。
场面有点像球场上的逆转。
你以为理想还能稳坐钓鱼台,结果人家华为突然换了战术,上来就是一套AI组合拳。
用户直接被圈粉,理想的优势瞬间没了声儿。
李想肯定也急,毕竟互联网老兵出身,谁不知道怎么造势、玩流量。
但这回,靠口碑和社区捂不住场子。
智能驾驶这关,理想非得硬着头皮补课不可。
其实理想不是没机会。
智能化这事,谁不是边干边学。
李想团队的互联网思维,灵活是真的灵活,折腾能力也有。
去年还能靠服务和体验拉分,今年就得靠技术真本事。
有人调侃,理想现在的状态像极了高考考砸的优等生,嘴上说“没事,下次一定”,心里那点不服气全写脸上。
说实话,新能源车圈就是这么卷,昨天还在追捧你的沙发,今天开始嫌弃你不会自动变道。
再看看用户心理。
中国用户变得太快了,上一秒还在讨论续航,下一秒全员盯着智驾。
理想那些忠粉其实挺可爱,评论区一边刷“服务体验无敌”,一边悄悄对比问界的智能驾驶。
你说理想过时了吗?
倒也未必。
只是老本吃得太快,技术短板暴露得太狠。
服务和空间再好,智能体验跟不上,用户也会变心。
互联网时代,品牌护城河没以前那么厚了,用户分分钟投奔新欢。
市场其实就像一场马拉松,前半程你领先,后半程掉速,网友立马把你挂热搜。
理想这次被华为摁在地上摩擦,说尴尬也尴尬,说公平也公平。
毕竟,华为智驾的体验闭环,算法、硬件、数据一条龙,体验过的都说像换了辆车。
理想自研智驾,在这波技术浪潮里就像小学生挑战奥数题,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不补课,怕是会被时代甩得越来越远。
有意思的是,门店里的销售小哥还在努力打鸡血:“我们智驾OTA马上上线,这次你们一定满意!”
场面特别像小时候老师布置寒假作业,嘴上说简单,实际写到半夜还没写完。
成年人嘴上答应得爽快,心里早就偷偷关注华为那边的新品了。
行业的风向变得比秋天的天气还快。
理想能不能翻盘?
没人敢打包票。
智能驾驶成了新能源车的分水岭,谁抱上华为大腿,谁就能跑得快。
理想要想重新上桌,只能在技术和体验上再拼一把。
不是说服务和空间不重要,关键是这年头,用户体验升级太快,技术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说到这里,难免想起前两年小鹏、蔚来、极氪的“友谊小船”,一到关键时刻全沉了。
新能源车这局,没有永远的赢家。
昨天你还在朋友圈晒理想的沙发,明天可能就被智能驾驶圈粉。
数据就像裁判,谁掉队谁就成了下一个段子主角。
网友们的放大镜,能把你的小毛病无限放大,连个OTA推迟都能被怼上热搜。
理想这波销量下滑,其实是行业洗牌的必经之路。
技术、体验、服务缺一不可。
想想看,华为之前也是被围观、被吐槽,如今一跃成车圈顶流。
理想这场仗,输的不是面子,是技术储备。
补得上来,未来还有机会。
补不上来,真的要变成“时代的眼泪”了。
我其实好奇,你们会不会像我一样,觉得新能源车市的剧情比宫斗剧还精彩?
谁能想到,曾经高举家庭幸福的理想,会被智能驾驶一夜打回解放前?
这年头,转折来的比高铁还快。
你觉得,理想还能杀回来吗?
还是说,下一个热搜主角已经在路上了?
评论区见,我先搬板凳等你们唠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