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Lafa5:605km续航+无框车门卖10万,德国人抢下500单后,合资品牌连夜开会了
慕尼黑车展那天,德国老头排队试驾一台中国两厢车的画面传回国内,评论区炸了锅。有人说欧洲人疯了,有人说这是摆拍,直到订单数据出来——首日500份,80%买家是德荷中产家庭。我特意翻了下配置表:605km续航、无框车门、激光雷达,预售价可能10万出头。这配置要搁三年前,18万都不一定拿得下来。
轴距2735mm,比大众ID.3还长出55mm。后排翘个二郎腿没压力,1880mm的车宽让横向空间比那些“苗条”两厢车舒服不少。溜背造型多少压了点头部高度,但920mm的数据摆在那儿,一米八的个子坐进去不会顶头。
动力参数谈不上暴力,160kW单电机推着这台车6.8秒破百,最高时速170km/h。日常超车并线,油门踩下去那股推背感能让副驾的人往后仰一下。高速上120巡航游刃有余,偶尔想撒个欢也够用。
LEAP 3.5架构听着挺玄乎,说白了就是把一堆零散的控制器整合成一个大脑。线束从1500米砍到996米,系统响应速度提升三倍。落到实际体验上,可能就是你按车窗键到玻璃降下来,中间那零点几秒的延迟感消失了。27合1热管理系统冬天上车5分钟就能吹热风,北方的朋友大概懂这意味着什么——不用再裹着大衣发抖等空调。
续航分515km和605km两档,长续航版比海豚的520km多出一截。欧洲零下10度测试,续航保持率能到85%,快充效率只掉15%。这数据要是经得起验证,东北车主可能会动心——冬天续航腰斩是电车最大的槛。800V高压平台5分钟补能200km,早高峰临时充个电不至于迟到。
无框车门在这个价位段不多见。开关车门时玻璃自动降升那一下,多少能让人觉得“这车不简单”。配上隐藏式门把手和0.28Cd的风阻系数,整体造型偏运动风格。电掣黄配色挺扎眼,街上回头率估计不低。摩根粉瞄准女性用户,颜色选择算是花了心思。
智能驾驶分两条路走。高配版上禾赛AT128激光雷达加英伟达Orin-X芯片,254TOPS算力支持城市NOA和无保护左转;低配纯视觉方案保留基础辅助驾驶功能,成本压下来给那些“不追求自动驾驶”的用户。这种分层策略比较务实,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为激光雷达多掏几万。
价格传闻在10-16万区间。低配要是真能打到10万级,跟ID.3比起来便宜三万多,配置还更丰富。零跑能做到这个价,很大程度靠自研降成本——自研率65%,线束、电池、芯片都是自家搞。这种“垂直整合”的玩法短期看能打价格战,长期品质能不能撑住,还得看后续口碑反馈。
欧洲版底盘找了Stellantis团队调校,采用欧盟REACH环保材质。湿滑路面制动距离比国内版短1.2米,这些细节处理得挺用心。德国媒体评价它“运动性能堪比ID.3升级版”,这话从向来挑剔的欧洲人嘴里说出来,分量不轻。
后备箱380L常规容积,放倒座椅扩到1200L。周末带家人露营,帐篷睡袋什么的塞进去没问题。对比那些“样子货”两厢车,实用性算跟上了。绕桩测试比ID.3快5km/h,兼顾操控和家用场景。
Ultra版2026年交付,双电机四驱系统功率预计300kW,超过主流20万级运动轿车。专属运动套件加翻毛皮内饰,定位“平民小钢炮”。这配置要是真落地,15万级别能买到四驱性能车,算是给喜欢操控的年轻人留了个念想。
零跑9月交付6.6万辆,打破新势力单月纪录。这个销量背后是LEAP 3.5架构和CTC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的支撑,自研成本占比65%让它有底气打价格战。CTC技术把空间利用率提升14%,冬季续航保持率85%,这些数据比PPT好看。
说到底,这车瞄准的是那群“预算有限但不想凑合”的年轻人。605km够跑长途,无框门撑面子,10万出头不心疼。品控和耐久性,新车刚出来谁也说不准,买头批车的永远需要点勇气。但从配置单看,零跑这次把牌打得挺狠——合资品牌要是还按老节奏挤牙膏,日子可能不太好过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