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了《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这份文件总共有23条内容,主要聚焦在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质量以及加强标准的实际应用上,干货满满。
其中,关于新能源汽车的部分特别值得关注,有三个重点值得详细说说。接下来我会为大家逐一解读这三大要点。
聚焦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咱们来聊聊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现在大家都在研究新技术,比如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换电技术这些,都在探索它们能怎么用到未来的汽车上。同时,还要考虑数据治理和新领域的标准建设,甚至开始琢磨飞行汽车这种新奇的东西。
从这些方向来看,固态电池的普及已经是大势所趋了。现在的液态电解质锂电池虽然便宜,但安全性总让人有些担心。而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因为成本低,成了市场的宠儿,可以说是赚了不少钱。不过,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和高性能让它很有吸引力,只是目前规模化生产还有些挑战。但既然有这么明确的标准规划出来了,那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就没有什么能拦得住的了。
换电模式有望迎来更好发展
电动汽车的补能方式有多种,比如充电、换电和氢燃料电池,都在同时发展。不过,换电模式一开始需要投入很多钱,而充电的方式相对便宜,所以现在很多车企都主打“超快充”技术,推出相应的车型。再加上宣传力度大,如果不加强对换电模式的支持,换电可能会逐渐被边缘化。
但其实,换电模式有很大的潜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认可,一些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企业将会从中受益,换电模式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标准化提速
推动电动汽车远程服务和管理的标准出台,还有动力电池安全的要求开始正式实施了,这不是行业内部人随便猜测的事儿。
这次不只是完善现有的标准,还要加快电动汽车安全要求这些标准的审批速度。比如动力电池的耐久性和热管理系统这类标准也要尽快通过审批;同时,还要加速研究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在用时的检测方法、动力电池标识标签等新标准,让动力电池的性能要求变得更好更合理。
简单来说,以后动力电池能用多久,不能再只听汽车厂家的一面之词了,要有统一的标准,不符合标准的电池就不能装车使用。而热管理系统是防止电池过热爆炸的重要部分,它的标准化也很关键。这对买新能源车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新能源汽车新标准:注重整体效率与节能
这段话的意思是:以后会对电动车电机的工作效率、耗能情况,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等方面制定新的标准。之前那种只顾着增加电机数量来追求高性能的做法可能会慢慢改变,接下来的重点可能是提高整个驱动系统的效率,把减少能耗当作主要的技术挑战。
自动驾驶亟须强制性国标防车企钻空子
推动自动驾驶的设计、自动泊车、仿真测试等标准尽快出台并落地,同时抓紧制定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立一套基本的安全底线。
如果没有这个强制性国标,各家车企可能会钻空子。比如对系统的功能范围说得模模糊糊,甚至故意夸大能力。这样很容易让消费者误解,用错功能,最后导致事故。这种情况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得有强制性国标来规范,相信很快就会出台了。
车企需要给消费者当“教书先生”
未来的汽车厂家可能得像“教书先生”一样,给消费者普及知识了。就像特斯拉的陶琳之前说过的那样。从设计到发布新车,都得严格按照标准来。
咱们可以通过“一张图看懂”“标准云课堂”这些新方式,多角度地宣传汽车标准,让大家更了解。不仅要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知道这些标准,还要深入讲解,分享一些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
这样一来,新能源车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就会慢慢减少,车企之间的竞争也会从拼价格、搞营销转为比技术。相信未来汽车行业会越来越好,咱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