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年自由摄影路上的CR-V伙伴
要说选什么车,真不是一拍脑袋就去4S店下单的事。最早我盯着的是某欧洲牌——说实话喜欢它那点小调性,可家附近几个师傅听说我要搞摄影还想蹭个野营,说啥都劝:搞摄影得选空间大的SUV,万一赶到大西北,设备得有个能睡的窝。东风本田CR-V这名字听得耳熟,邻居老吕去年买了一辆,天天在小区里夸后备箱够宽敞,他那天提了句“后座放倒能放下双人气垫床”,一拍合适就去试了试。
头回去店里,销售像推销水果一样说着“后排魔术座椅”,我当是夸大其词。结果自己动手一试,把后排一拨,空间立马变了个样。以前试过别的SUV,死板地放倒后座总卡着,有一次镜头箱就卡在缝里死活拉不出来。CR-V弄完那造型,差点想直接把三脚架装好拉着走——真有点像专为我这种“设备多、地儿杂”的人设计的吧。有次摄影群里有人问露营怎么选车型,我就大大咧咧说了句:“后排能睡人,比什么参数靠谱。”差不多意思。
可别以为这车就只会装东西。师傅们有句话,“底盘扎实不叫好听,开起来稳才是老本行。”去年秋天,我去洛阳拍古桥,阳早七点,跑的那段老盘山路全是碎石和坑,小舒服的小轿车早就打滑。那天仪表盘还跳出个“胎压监测”,一听就是新鲜玩意,没想到真管用。我停车查胎,点着胎压传感器,没虚报。顺嘴一问销售,说这批CR-V都自带TPMS,再也不用憋着气每个月手测。群里老李顺嘴吐槽,“一车胡子老汉都装不明白这事儿,自动靠谱。”以前体会不到这些冷门配置,这回真省心。
城市跑的多,偶尔上高速,安静才是刚需。前阵子高速路改建,一路上跑着,四条胎能听出路面变硬变软,相当有意思。空调出风还没老款那么吵,我开着车窗,听着播客剪片子,跟在其他车后边,噪音也能扛住。暖风系统忽冷忽热有待改善,有一回冬天凌晨赶拍飞鸟,暖风开到三档手心才暖起来。后来看工友家老款丰田,说CR-V的座椅加热确实胜出,“冬天屁股不遭罪”,实在。
顺带插一句,前几个月本地爆出CR-V防盗系统误报的小插曲,有几辆夜里在小区门口自动报警。我那台没受影响,问了维修师傅,他吞吐着说“多半线路老化,这批车有个感应模块不太稳当。”倒不是大毛病,就是偶尔吵吵人,大多数正常用车问题不大。
有意思的配置还有自适应巡航那个玩意,销售一开始吹能自动跟车,咱车友群都调侃,真敢用一趟?我上高速试了两回,感觉跟车距离调到最远还算保险,市区还是自己手脚靠谱。北京的高德地图导航常更新,车里原厂导航偶尔掉链子,老伙计建议装个手机支架,图个方便。对了,CR-V有个隐藏小储物格,后门下部那块,刚好塞两瓶矿泉水,每次同行都笑我“藏了个迷你酒吧”。
设备多,泥泞路,高峰堵车,拍摄早出晚归。CR-V撑住了我的日常,没听说有什么丢零件、机头过热的事。油耗嘛,市区里7升多点,师傅说新批发动机调教比老款顺,开时间长了也舍不得换。去年有段时间,我一哥们强推新能源汽车,说什么“跑城市新能源有补贴”,但我拍摄经常去野地,电桩稀少,听了师傅一句“别冒险,油车皮实”。结果老摄影群的哥几个也赞这话很实诚。
如今拍片也小成气候,开着CR-V在城市和乡下跑来跑去,三脚架蹭着座椅也不怕,偶尔车里睡一宿,没什么大毛病。邻居吕三嘴贱,见我又换空气滤清器,还说“养这车比养宠物便宜”,也算是个乐子。最近还问我要不要改灯,说换个透镜更亮,犹豫呢,有空就找师傅聊聊。
要说结尾也不算啥正经结尾。去年一夜返程在高速休息区,CR-V停着就像个孤岛,我和设备一起眯了会。手机响起群友吐槽:“你这车要是能改成咖啡馆就好了。”想想也对,我的自由职业,干脆就靠这“四轮工作间”一路赶活。谁知道下次去哪儿拍照,也许还是它陪着我折腾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