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最大玄学:砸了几百亿,为何依然调不好一个底盘?

讲真,聊车现在越来越没意思了,大家都在卷三大件,发动机功率飙到天上去,变速箱档位比圆周率都长。但你发现没,有个东西,大家都很默契地不怎么提,那就是底盘。

为什么不提?因为这玩意儿不是技术,是玄学。是车企的渡劫天雷。

说底盘是玄学,一点都不过分。发动机你可以看参数,零百加速几秒,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骗不了人。变速箱顿不顿挫,换挡快不快,堵车的时候走走停停,你的腰子会给你最真实的反馈。

但底盘呢?什么叫好?什么叫韧?什么叫整?什么叫德味?什么叫高级感?

来,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叫他妈的高级感?

这玩意儿就像你跟你妈解释什么是“赛博朋克”,你俩说的都是中国话,但你们的精神世界隔着一个可观测宇宙。我给你搞个思想实验:把你眼睛蒙上,让你坐两台车。一台是某新势力,号称百万级底盘,另一台是我花三万块买的二手破捷达,我再往座位底下塞两块铅块增加厚重感。我跟你讲,只要我不开快,99%的人除了感觉一个新一点一个旧一点之外,屁都感觉不出来。

这就是底盘调校最操蛋的地方,它没有标准答案,极度主观。它不像考试,你考个100分就是牛逼。底盘调校更像是一场大型PUA现场,开的人觉得牛逼,那就是牛逼。所以逆向研发这玩意儿,你拆开看,一堆钢钢叉叉,参数你都能抄,但那个“感觉”,你怎么抄?那是人家工程师用几百万公里的路,喂了几千条轮胎,熬了无数个大夜,最后盘出来的包浆。你抄个形状,抄不走那个魂。

早年间我们的自主品牌,就是这么被按在地上摩擦的。

那时候,整个行业就是个大型草台班子,大家都在摸索。发动机可以买三菱的,变速箱可以买爱信的,壳子可以找意大利设计公司画。但底盘这玩意儿,买都买不明白。你以为你买的是人家的成品?不,你买的是人家淘汰的二手货,甚至只是数据。更骚的是,人家给你的数据,是在欧洲平整的大直道上跑出来的。你拿回中国,往国道上一开,好家伙,路面跟月球表面似的,车子颠得像得了帕金森,三体人看了都以为你在发什么神秘电波。

所以长城早期的车,底盘扒开看,CR-V的影子挥之不去。这不是抄袭,这叫“致敬”,这叫“学习先进经验”,这叫“摸着鹰酱过河”。没办法,不摸着你过河,我自己就掉河里淹死了。

国产车最大玄学:砸了几百亿,为何依然调不好一个底盘?-有驾

这就是欧美车企用一百年时间给你挖的坑,一个巨大的技术壁垒,或者说,一个巨大的“玄学壁垒”。大众的MQB,丰田的TNGA,这些玩意儿听着像是某种神秘代码,实际上就是人家的“修仙心法”。这套心法,不仅规定了怎么造车能省钱,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人家几代人,在全世界各种犄角旮旯的路面上,用无数条轮胎和无数个工程师的肝,换来的底盘参数专利。

国产车最大玄学:砸了几百亿,为何依然调不好一个底盘?-有驾

这他妈的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战争!人家是修仙世家,祖传的功法秘籍堆成山。你一个山野散修,想从炼气开始追?人家直接用专利的金钟罩铁布衫把你活活压死。

而且这玩意儿,成本高到吓人。调一个参数,比如“下摆臂球头角度”,可能就要跑废几十条轮胎。一个底盘几百个参数,你算算这得花多少钱?这钱花出去,消费者还感知不到。你说你这车底盘好,花了多少钱请了国外哪个大师调校。消费者只会回你一句:哦,所以呢?能便宜两万吗?

说真的,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换过几台破车的中年人,有时候真的觉得,我们对车的期待是不是太高了点。大部分时候,它不就是个能遮风挡雨的铁盒子吗?

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宣传困境。你越吹你底盘好,大家就越觉得你底盘烂,属于是心虚了。华晨尊驰当年请欧洲团队设计,跑到德国打广告,结果呢?一败涂地。奔腾B70宣传底盘,直接被围攻。久而久之,大家就学乖了,底盘这事儿,能不提就不提,咱们聊聊大彩电、聊聊冰箱、聊聊沙发,这些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这叫扬长避短,也叫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个移动的精装房。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像个跳大神的,把底盘这事儿说得跟飞升渡劫一样。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就是这个理儿?

你以为到了新能源时代,大家都是电机驱动,结构简单了,底盘的难题就解决了吗?

坏了菜了,难度不降反升。

电车时代,所有车企都陷入了一个“大力飞砖”的迷思。我电池大,我电机猛,我零百加速干到3秒内,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你看,我快不快?我牛不牛?

快,确实快。但你是直着快,你就是个装了四个轮子的窜天猴。一到过弯,好家伙,60公里的速度绕个桩,车身姿态比喝了假酒的我还要妖娆。车轮子都快离地了,恨不得当场给你表演一个托马斯全旋。这种车,你吹零百加速,就好像一个武林高手吹自己饭量大一样,不是说没用,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国产车最大玄学:砸了几百亿,为何依然调不好一个底盘?-有驾

这时候你才发现,十年前被你嘲笑油腻的宝马3系,在麋鹿测试里能把你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为什么?人家玩的是内功,是肌肉记忆,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马步深蹲。你玩的是嗑药,是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电击疗法,追求一时的刺激。

而且,电车的电池包往底盘一放,整个车的配重全变了,变成一个死沉死沉的铁板。这对悬架的要求,简直是几何级数的提升。燃油车峰值扭矩释放要300毫秒,电车10毫秒就给你干到顶峰了。相当于以前是个壮汉慢慢推你,你还能扎个马步扛一下。现在是泰森直接给你一记右勾拳,你的悬架系统必须在眨眼之间,完成卸力、支撑、回弹的全套动作,不然就直接趴窝。

国产车最大玄学:砸了几百亿,为何依然调不好一个底盘?-有驾

所以你看,现在很多新势力还在用第三方的“通用底盘”,不是他们不想自研,是这玩意儿真的太难了。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很多车开起来都一个味儿,就像预制菜,快是快,但没有灵魂。

国产车最大玄学:砸了几百亿,为何依然调不好一个底盘?-有驾

所以说,什么换道超车,都是虚的。本质就是掀桌子。老子不跟你玩发动机变速箱的旧规则了,我直接电机起步,把电池当成最大的武器,用算力当板砖,大力出奇迹。打不过你,我就熬死你。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竞争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让大家都没得吃,只能来我的路边摊。

底盘的堡垒,最终可能不是被攻破的,而是被绕过去的。当自动驾驶真的成熟,当车辆的控制权从人交给了AI,所谓的“驾驶质感”、“人车合一”可能就成了一个笑话。就像你不会关心一个全自动洗衣机的“甩干手感”一样。

那时候,真正考验底盘的,可能就只剩下最极端、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比如,菜市场门口,一个大爷骑着老头乐突然鬼探头,你的车能不能在AI骂出一句“我靠”的同时,不把自己甩上天。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看,技术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民粹,这才是宇宙的真理。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