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宝马这回在慕尼黑车展上全球首发的新一代iX3,你是不是也挺好奇,电动化的大浪潮下,汽车品牌到底是要继续守着过去那几张老牌帅照,还是认认真真搞点新意思?这车刚亮相,我看了看照片,真是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双肾格栅一下子变了样,不再是原来的水平“咯噔”,现在搞成竖着的、还能发光,你说这到底是啥意思?是为了证明自己电气时代依然牛逼,还是怕大家不认得了?我觉得,是宝马在摆脱束缚后的一次大胆试水。
很多人都说,电动车把所有汽车品牌的风格都打乱了。你看特斯拉那光溜溜的前脸,蔚来小鹏直接没格栅,要是把宝马最被人认出来的“双肾格栅”砍了,这品牌还剩下啥?但宝马不仅没砍,还越整越显眼,竖着来,还能发光发亮。这像不像老一代人穿着花衬衣走在年轻人扎堆的地方,还非得戴上墨镜让人瞧见?不过说实话,这种风格其实算得上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挑战。你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但你绝对会多看两眼——这就是品牌力量的体现。
那为什么要给“双肾格栅”加上这么多花活?是怕在纯电市场里被淹没吗?或者说这象征着一种新旧时代的握手,给老粉丝一个记号,也给年轻人一个新鲜感。没人规定电动车就一定要全部重新做一套外观规矩,尤其是宝马,做了这么多年“格栅”生意,忽然丢了,岂不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但你品品,人家这回做的不是简单复刻,而是真正融入了当前的电气技术需求、审美取向,一点不蹩脚。发光的双肾,大概率以后会成为新的一个标志,可能你过两年提起宝马电动车,脑子里第一个出来的就是竖着发光的前脸。
说到这个慕尼黑车展亮相,宝马还蛮会挑时机。德国本土,大本营,全球媒体都来了,气势一下子拉满。这让我思考一个问题,汽车品牌到底靠什么持续吸引眼球?仅靠外形够吗,还是非得和技术创新绑一块?宝马这次除了外观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背后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和“Vision Neue Klasse X”概念车的元素。你会发现现在大家都开始讲平台、讲架构,搞什么模块化、智能化,这其实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真正关乎到一台车能不能在未来活下去。全新电子电气架构,说白了就是宝马也下定决心玩真的,这不是简单给燃油车安个电池,而是从底层结构就爬过来,真正做纯电。你不能再用老一套那种改改就上,你得下足本钱。这里再看以后国产版还要加长轴距、后排座椅还得专门搞舒服,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市场需求反映。宝马没打算糊弄中国用户,这一点还蛮值得表扬。
你有没有注意到电动车普遍喜欢让车身线条变得简洁利落?作为中型SUV,新版iX3也是干净干净的,没有多少浮夸装饰,轮拱轻微外扩,大轮子、隐藏门把手,怎么看都挺新潮。你可能会觉得,这车和以前宝马那种肌肉感强烈的三系、X5有点不一样。有的人会怀疑,是不是电动车时代,设计都要变得“家居化”“科技风”了?我的看法是,不管怎么变,汽车设计终究要回到用户体验本身。电动车本质上更像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所有设计都得围绕舒适、实用和科技来搞。宝马这次既没丢掉运动范儿,也没过于迎合极简主义,就是在中间点找平衡。外形不再咄咄逼人,但内涵和质感都提升不少,这其实就是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核心:既要辨识度,也要实用性。
还有一点大家都很感兴趣,那就是宝马这回搞的智能内饰升级。你可能在一些国产电动车上见过三屏、五屏什么的,但宝马这回“全景iDrive”系统据说是真有两把刷子。3D抬头显示、全景视平线分层呈现,异形中控屏——科技感拉满,但又没有堆砌感。你肯定想问,这些东西用起来会不会很混乱?我倒觉得,科技这东西就是要看你会不会真正为“人”服务。宝马过去几十年,在驾驶体验上有自己的坚持。这次内饰升级,明显是把驾驶员和乘客体验放在第一位。你看异形屏,不是为了炫技,是想让视觉感更贴合手感,那种不用低头,动动眼睛就能找到想要的信息体验,是电车时代很大的进步。谁家能把智能化做得既酷又好用,谁家就在这个市场里站得更稳。这就像你买手机,功能再多没用,操作不好用还是要换机,宝马懂这个道理,所以智能化这一块是真做了功课。
说到动力配置,你是不是先关心续航?800V高压平台,这在现在的国产品牌里都算高端了。10分钟充电能补400公里续航,干掉一杯奶茶的时间,就能从北京开到天津,确实省心。而且CLTC综合续航900多公里,这基本击碎了大部分人的里程焦虑。动力系统方面,双电机四驱,最大345kW功率、峰值扭矩645N·m,你踩下去能爽到哼歌。很多人吐槽电动车没有“宝马那味儿”,但现在的底盘和悬架都重新优化,宝马其实在努力把那种“人车一体”、“操控有灵魂”的感觉重新做出来。你喜欢宝马,不一定是因为它跑得最快,但肯定是因为它开起来的那种韵味还在。未来国产版还要针对中国路况和用车习惯专门升级,这是用心不是糊弄。
国产版预计将在2026年真正上市,宝马这步棋可以说是鹰击长空又落地接地气。为什么要在中国市场下这么大功夫?答案不用猜,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蛋糕谁不想多切一刀?宝马知道只靠进口显然玩不过本地品牌,所以直接引进生产,为中国用户做专属配置。这说明宝马已经清楚,新时代你要想混得好,不只是靠技术和品牌,更要懂得本地用户的需求。
电车时代对于所有传统车企都是一次大考。宝马这次能不能扛住压力,关键不在于外观和科技有多炫,而在于可持续和本地化的能力有多强。你可以看到,这代iX3不是零敲碎打的一次升级,而是系统性地全面革新,平台、动力、智能、内饰、舒适性,每一块都有深刻变革。表面看是双肾格栅变了样子,实质上是对整个汽车体验进行了再设计。是不是未来每辆宝马都是iX3这种越变越像移动终端?那还真不一定。我觉得宝马不会放弃它的运动和操控基因,但在智能化、舒适性和电气化体验上,它肯定会狠狠地追。只是你不难发现,未来最抢手的不是某一个单独技术指标,而是品牌和用户之间的联结。宝马要做的其实就是在“中国力量”和“德系底蕴”之间撑起自己的新故事。
最后,不得不说,现在汽车行业卷得太厉害。你做纯电,人家做插混;你搞快充,人家搞续航;你追智能,人家搞自动驾驶。宝马新一代iX3这次拳拳到肉,是真不想落后。但问题来了,电车时代,品牌信仰还能有多值钱?技术优势还能维持多久?大家是不是都会慢慢从“看牌子”变成“看体验”?我倒觉得,只有保持技术进步同时不丢掉自己的特质,车企才算是真正走进了新时代的正道。宝马这次iX3是一次很关键的试探,好不好,得让市场说话,消费者用完才最有发言权。
你说你会不会期待这样的宝马电动车?是向过去致敬还是奔未来而去?还是说你更看重性价比和舒适体验?这些问题或许没标准答案,但我们都在一起见证着一个变革的时刻。宝马的新动作,是汽车行业变革的缩影,谁能把握住时代、又握住人心,谁就是下一个王者。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