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轿车4月销量榜:燃油车逆袭占7席,新能源车遇冷

燃油车,这是要诈尸还魂? 讲真,这事儿有点儿出乎意料。

中汽数研那旮旯儿的最新数据,搁2025年4月,紧凑型轿车这块地盘,燃油车愣是抢走了七个山头,新能源只剩下仨瓜俩枣。

更扎心的是,这七个烧油的,销量都跟坐了火箭似的,蹭蹭往上蹿,反观不少电车,数据惨淡得让人不忍直视。

紧凑型轿车4月销量榜:燃油车逆袭占7席,新能源车遇冷-有驾

瞅瞅细账,轩逸还是扛把子,卖了2.44万辆,小涨0.8%,算是止住了颓势。

朗逸紧随其后,2.19万辆,涨了4%。

速腾也不甘示弱,1.68万辆,窜了15.5%。

这仨货色霸占前三,合资品牌的老底子还在。

咱国产的烧油车也不孬,吉利星瑞1.47万辆,涨了8.7%。

帝豪更生猛,1.19万辆,直接蹦跶了24.3%。

长安逸动也杀回前十,1.15万辆,涨幅高达33.9%。

奇瑞艾瑞泽8也挤进去了,9748辆,涨了23.1%。

再瞅瞅新能源那边,比亚迪秦PLUS DM-i,这可是曾经的销冠,现在呢?

1.5万辆,直接腰斩,扑街了45.7%。

另一款比亚迪秦PLUS EV,1.05万辆,排老九。

唯一能打的新势力,就剩小鹏MONA M03,1.42万辆,排第六。

这燃油车和新能源,还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啊!

这背后,藏着啥猫腻?

紧凑型轿车4月销量榜:燃油车逆袭占7席,新能源车遇冷-有驾

一种说法是,消费者开始精明了。

前几年,电车各种贴补、免购置税,再加上“环保”的噱头,大伙儿一窝蜂地往里冲。

现在呢,贴补没了,充电桩没那么瓷实,续航焦虑还在那儿杵着,再加上电池掉电的问题,不少人又开始琢磨烧油车的好处。

毕竟,加油站遍地都是,开起来心里踏实。

另一种调调是,车企换了打法。

之前,大伙儿铆足了劲儿推电车,各种高科技、新概念,恨不得把烧油车扫进垃圾堆。

现在呢,发现步子扯大了,市场不买账,又开始重新稀罕烧油车,加大投入,搞出更对消费者胃口的产品。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所谓的“数字障眼法”。

销量数据只是冰山一角,说不清市场的真面目。

兴许,有些电车厂子更在意高端市场,或者出口生意,所以紧凑型轿车的销量拉胯,不代表整体崩盘。

可甭管咋说,燃油车的“回春”,至少说明一个事儿: 消费者又不傻,他们会用脚投票,选最趁手的家伙什儿。

实话说,燃油车卖得好,新能源掉链子,这也不是个例。

看看那些数据,比亚迪驱逐舰05,销量直接滑铁卢,跌了70.6%。

广汽埃安AION S,也扑街了49.7%。

这数字,看着都肉疼。

紧凑型轿车4月销量榜:燃油车逆袭占7席,新能源车遇冷-有驾

但是,别忘了,电车的大趋势可没变。

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卖出去90.5万辆,同比涨了33.9%,渗透率都过半了,达到了51.5%。

这意思是,每卖两辆车,就有一辆是电车。

所以,燃油车的“反弹”,更像是一次短暂的喘息,一次“回光返照”。

那我们该咋看待这事儿呢?

我觉得,这是市场往成熟了走的信号。

消费者不再人云亦云,而是更理性地选车。

车企也该多元化,既要死磕电车,也要不断改良烧油车,伺候好不同的主顾。

这就像找对象,不能光看脸,还得看人品、看实力。

烧油车和电车,各有各的优点,最后谁能胜出,还得看谁更能挠到消费者的痒处。

可话说回来,当你一根筋地觉得电车是未来,烧油车早晚要凉凉的时候,是不是忘了消费者对于稳当、靠谱、省心的内在需求?

燃油车的这次“逆袭”,或许就是在提醒我们,别把这些给忘了。

毕竟,再美的蓝图,也得踩在地上才行。

所以,燃油车是“回光返照”,还是“理性回归”?

我觉得,这没啥要紧的。

要紧的是,市场在变,消费者在变,咱们都要放开胸怀,拥抱变化,才不会被时代甩在后头。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下一次的风,又会往哪儿吹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